备经交困为一经——送别刘起釪先生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来说,古书已经成为传说。刘起釪先生却将60岁到80岁作为自己的盛年,在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顾颉刚学述》、《尚书学史》、《古史续辨》等要著,他历三十余年撰成的巨著《尚书校释译论》,代表了国际《尚书》学的最高水平,谱写了以一己之力专攻一经的传奇。

责任编辑:刘小磊

刘起釪先生(图左)与本文作者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人来说,古书已经成为传说。刘起釪先生却将60岁到80岁作为自己的盛年,在失聪的情况下写出了《顾颉刚学述》、《尚书学史》、《古史续辨》等要著,他历三十余年撰成的巨著《尚书校释译论》,代表了国际《尚书》学的最高水平,谱写了以一己之力专攻一经的传奇。

取得这样的成绩,刘先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晚年住在北京,家徒四壁,不要说没有空调,连淋浴也没有,洗热水澡成为一大奢望。2004年底去南京,第二年被送到托老所,与一个八十多岁的痴呆老人同住一室,经过《金陵晚报》的呼吁,才调整为单人间。2012年10月6日,刘先生以95岁高寿逝世于这家托老所,身边没有亲人,也没有学生,老人走得是那样的孤独。

延续清代、民国学统

1917年,先生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其祖父号吟古先生,是晚清学术大师王先谦的及门弟子,曾在岳麓书院读书多年。刘先生上学识字后,他的祖父利用每天晚上和假期对他进行儒家传统教育,从《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入手教诗文,从《文字蒙求》入手教小学,从《孟子》、《论语》入手教经籍,从《文中子》入手教子书,从《紫阳纲目》教历史。到刘先生14岁时,祖父已用心教完《左传》,并让他每年点读一遍。至于《尚书》和《诗经》,因祖父年事渐高,只授其大要,让刘先生根据《孔传》、《毛传》去读。总之,家学渊源奠定了刘起釪先生的治学基础,使他具备了古典学术的根底。

刘先生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中央大学是现在的南京大学的前身。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有意把中央大学扶植成与北京大学相提并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