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洪流——中国农民工30年迁徙史(14)

30年来,建筑业一度是电白生存的救命稻草,是维系的经济来源;继而成为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淀构筑起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志业信仰。包括电白人自己也时常会琢磨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是电白?

第一部 反叛土地的农民(1980-1984)

第三组样本 输出劳务,翻越城乡高墙

第六篇 广东电白:“筑”梦他乡(2)

盖上“番薯印”的“介绍信”

旦场镇镇长林票说,电白县靠海,村里有很多渔民,海的另外一边是海南,说着和他们基本相同的语言,在饥饿的压力下,一些头脑灵活、“游手好闲”的村民开始到海南去承包建房,海南也是电白从事建筑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省份。

为什么选择海南?镇里人回忆说,当年海南当地人大都不会造房子,而且是女主外男主内,男人普遍不劳动,地里的活儿从种到收,女人们都一把给抓了。自然,建房子这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如果当地男人不愿做,女人不会做,就只能留给不甘饥饿不甘寂寞的电白人了。

1981年,旦场镇的青年李家民独自一人来到了海南。他的目的是找到在海南做建筑的老乡,然后留下。在他的身上,揣着一张介绍信,不同的是,这张介绍信上的印章是他自己用番薯仿照大队的印章雕出来的。

这类的印章在旦场有一个响亮的称呼——“番薯印”,记者在电白采访时,许多人谈到当时的番薯印,当年的无奈和豪气涌上心头,化作今天的会心一笑。

番薯印的产生正是缘于吴兆祺限制精壮劳动力外流的那10%—20%指标。

在当时,能拿到“指标”的人员都有着强大的社会关系。比如,电白县马踏镇的吴广,因为其伯父当时是镇书记,才分到一个“外出指标”,拿到这个批标后,吴广到广州打工。这正是马踏镇的第一个农民工外出指标。

压迫和反抗是相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总是一起出现。

为了外出,有人开始尝试将番薯削平,然后仿照大队的公章进行雕刻,自己开上一封介绍信,盖上“公章”。在交通信息极度不发达的年代,盖有这样印章介绍信的真假极难核实,于是,偷偷跑出的村民在外面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还有很多偷跑出来没有介绍信的队员,把在城里混熟了的同乡的介绍信借来,用刀片刮掉名字,再写上自己的名字继续用。

“没有办法,没有介绍信,你不能坐车。也住不到店,就算偷偷到了地方,当地的保卫部门还要查夜。没有这封证明就会被遣送回去。”当年的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