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公车拍卖“前传”

河南全省自2011年4月开始的公车治理,主要治理超编车、超标车、公车私用等问题。治理行动开始后,整个河南省停止了公车购买。因为是治理超编,中牟县各单位上缴的都是最差的车,“让他们把好车交上来,显然不现实”。

责任编辑: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2年7月13日,中牟县拍卖超编公车现场。43辆车多为基层公务员使用的破旧公车,并不涉及县领导的公务用车。 (CFP/图)

因为是治理超编,各单位上缴的都是最差的车,“让他们把好车交上来,显然不现实”。

烈日之下,两辆旧面包车,停留在中牟县委大院不远的一个停车场。虽经一番清洗打扮,但车头油漆斑驳脱落,露出内里的塑料材质。

它们正是不久前中牟县拍卖掉的43辆超编公车中的两辆。因为这43辆公车的总拍卖价仅39.11万元,且被官方称为实现国有资产增值率达53.2%,一时受到舆论热烈关注,惊叹“公车卖出白菜价”。

中牟县官员很委屈。2012年7月25日,一位中牟干部对南方周末记者抱怨:“网上说就算卖废铁也不止卖这点钱,可是这面包车里面都是塑料的,连废铁都算不上。”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因嫌拍价过高,且其中一辆车有十多个违章记录未消,这两辆面包车一直未被竞拍者取走。

媒体的质疑,源自中牟官方的一篇宣传稿。2012年7月13日,负责此次超编车收缴的中牟县纪检委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办公室主任师永涛和同事、县纪委宣教室主任洪玮琨,联合署名在媒体上发布了上述“工作成果”。师永涛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由于报道中没有写清拍卖的43辆车的车况、车型等信息,结果造成误解。负责此次拍卖的中牟县国资局局长张宝兰,委屈得大哭数次。

在媒体的诸多质疑中,一个被忽略的细节是:和温州在“史上最彻底车改”中直接拍卖各单位的大部分公车不同,此次中牟县拍卖的43辆公车,不是超标公车,而是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中由各单位上交的超编公车。

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名负责国有资产交易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超编车和超标车是两个概念,超标车都是好车,而各单位在上交超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