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后“历史认识”的思想水脉

中日两国历史教科书存在显著的不同,中国是通过强化对近代百年“屈辱史”的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日本对近现代史着力较少,侧重于古代史的教育。这意味着,中日两国的年轻人对“历史认识”存在严重分歧和信息不对称。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发布微博证实“甘肃农业大学‘坚决制止’日本青年学者加藤嘉一赴该校访问”,并称“该举措是在了解到网友的抵制呼声后,经与校方联系予以制止的,加藤嘉一公开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事实,是任何理智的中国人所不能忍受的,不制止是失职”、“个人受委屈可忍受,民族荣誉和自尊一点都不能受玷污,这应是中国人的底线。”

对于加藤而言,这恐怕是意料之外的事,但换个角度而言,若能引起中日对“历史认识”问题的再思考,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谈及日本人的“历史认识”、为何“不反省”,国内大多归咎于战后战犯重回政界等原因,却较少关注战后日本思想水脉的流向转换,本文试着做一下粗略的解读。

长期以来,我们对日本的认识都遵循将“一小撮右翼”与“友好的日本人民”区别对待的“二分法”原则,但正如石原慎太郎的支持率居高不下、“购岛计划”得到民意支持所显示得那样,当我们批评“右翼”时,“友好的日本人民”并不与我们为伍。于是,我们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疾呼日本正走向“右倾化”、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舆论甚嚣尘上,而对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历史仍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

北海道大学教授高井洁司将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分为三类:钓鱼岛主权、油气田开发及台湾问题等是“潜在因素”;参拜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南京大屠杀等属于“刺激因素”;中日媒体都心存警戒和“情绪化”报道则构成了“助长因素”。

虽为“刺激因素”,但“历史认识”问题无疑是中日之间最敏感的地带,也是造成两国国民理解鸿沟的主因所在。一个民族如何&l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