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暗战 庙堂经济学家的权力江湖】毛振华:公开公正,不搞圈子
令毛振华欣慰的是,组委会的行动释放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做到评奖公开公正,不是搞学术门户。
令毛振华欣慰的是,组委会的行动释放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做到评奖公开公正,不是搞学术门户。
记者:既然是在追思怀念董辅的大会倡议的奖项,为什么没有以董辅的名字命名“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毛振华:这个奖项,确实是以董辅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但同时我们联合了北大、人大、武大、上海交大等学术结构,动员了全国的经济学家,要对一个时代的一批经济学家颁发是“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奖。如果以一个经济学家的名字命名奖项,容易出问题,譬如代表性不够广泛。董辅是中国经济学大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他有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轨迹。每个经济学家有自己学术上的特点,大家并非都是一致的。再说基金会也不是弘扬董辅他个人的学术思想,基金会是个公益事业,要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学的繁荣。
记者:赞助这个奖项的基本上是董辅的学生,你的师兄弟,你不怕别人有意见?
毛振华:组委会成员有很多经济学大家,二百多经济学界人士参与投票,参加赞助的,只是服务组委会。即使组委会,包括我,也是有一票的权利。这是一个公平公开的公益平台,评上谁就是谁,相信中国经济学家的共识。
记者:这个奖项2008年颁发了第一届,刚开始,学界支持吗?经过四届评选,有什么变化?
毛振华:一开始就得到很多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如厉以宁、江平、萧灼基他们。一些和董辅有不同学术观点的经济学家,还在观察。观察我们这个奖,是不是真正做到公开公正,是不是真正的“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奖,会不会是某个小圈子搞的评奖。我们的行动释放了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做到评奖公平公正,不是搞学术门户,给出了积极的正面答案,确实在推动学术发展,赢得了广泛的信任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后来都参与进来了。现在于光远、厉以宁、刘国光、吴敬琏老师都是我们评委会的名誉主席。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基本成了年度经济学界的盛事。
记者:怎么保障投票的民主与公平?
毛振华: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采取专家推荐、广泛参与、公开评选的方式进行。奖项第一阶段,是候选理论的征集与候选理论的网上公示。可以是他荐,也可以是自荐。第二阶段,二百多位专家投票,选三项重要经济理论。第三阶段,投票计票。公开计票,现场有公证员监督。每个投票人,都只有一票,包括我。投票人可以备查。
记者:四届评选,投票结果有争议吗?
毛振华:有啊。有的奖颁出来了,大家还争议:这是个学问吗?这不是外国经济学的翻版嘛。这不是一个经济政策嘛。譬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似政策,但那肯定是有理论基础的。对我们来说,经济学从来是有争议的。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家,他只投一个人,第一轮他要投的人被拿下,第二轮他继续投这个人。
记者:评审专家的学术成果也可以参与评奖?
毛振华:可以,例如获得第二届创新奖的厉以宁老师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厉老师可以参加第一轮投票;但他的理论进入第二轮评选,当事人就要回避,没有投票权。
记者:为什么想要做这个奖项?
毛振华:中国经济学家是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我们必须要进行弘扬。不过有些评奖,只是圈子里的行为,评奖专家搞莫名其妙的审查。我们就想搞一个更有公信力的奖项,推动经济学界的交流与繁荣,推动学术民主。
我们的奖项是颁给十年前的经济理论创新者。从我们得到的推荐和成果来看,也反映出了得到奖励的一定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改革推动起到了实际的推进作用的人,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我也能感觉到自豪与骄傲!
记者: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毛振华:做一个好老师,培养出对中国比较了解,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对国家和社会有影响有抱负的综合型人才。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