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羁旅人】感官旅行

安迪·安德鲁斯说:“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最简单的感官体验出发,让本能带领我们前行。

安迪·安德鲁斯说:“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最简单的感官体验出发,让本能带领我们前行。

这或许不是最棒的一次旅行,却是最特别的一次旅行。赶紧忘了旅行团导游手中无聊的小绿旗,忘了到此一游的名胜,忘了那些传统旅行方式中的各种巴拉巴拉。让感官引导自己前行,才是最诗意的旅程。

林语堂对“旅行”有这样的总结:“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何谓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快乐,自然是旅行途中领略到的人文风光带来的乐趣;而诱惑和探险意志,则要归结到你对旅程预期之外的体验了。

即便是传统的旅行,哪怕是全程有聒噪的导游不停催促唠叨,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在既定的道路上体会到或欣喜或苦恼的各种不期而遇—当然,这与你一开始抱持的旅行态度有关,假设你一开始就决心做一个不被任何事物牵绊的旅人,那么,或许你这趟旅程的经历会更加生动有趣。

这大致要扯上“真旅人”的定义。勤劳的“真旅人”总是在名胜和古迹之间奔走,而聪明的“假旅人”则会选择更有目的性的行走—美食家靠味觉牵引着脚步前行、摄影师靠眼睛寻找远方的路向、音乐人则靠耳朵采集声音的碎片,来组成一个更为宽阔的世界……我们期冀的,正是这种行走。

安迪·安德鲁斯说:“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最简单的感官体验出发,让本能带领我们前行—从另一个方面看来,这种聪明的“行走”,实际上也许是一种更加原始、简单,甚至有点“笨拙”的旅行方式。

然而,在看似简单的感官体验背后,实则是你的思想在更前的前方,作出了沉默的引导。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行走不再是勇者的标记,而成为都市人寻求心灵依托的另一种方式。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疑问逐渐演变成“为什么而来、为什么而去”的思考,行走的意义也被重新诠释。

通过感官行走,我们要寻找的,除了一段有趣的旅途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适合你的生活—要知道,对我们而言,更好的旅行和更美的生活一样,仰望总归不是目的,碰触才是。

设计一场美妙的感官旅行,是行走之步伐和自身之欲望的最佳结合,更是寻求有别于常人的生活方式的出口。也许歌德的话能概括旅行与生活之间最好的联系—“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