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流】1931~1949 速兴:上海!上海!
再没有什么能替代旗袍,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时尚的象征符号了;周璇的《夜上海》以“批判”的视角唱出了国人“歌舞升平”的奢靡姿态,西式奢华风尚强力进驻“东方巴黎”上海。这是欲望爆棚的年月。
再没有什么能替代旗袍,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时尚的象征符号了;周璇的《夜上海》以“批判”的视角唱出了国人“歌舞升平”的奢靡姿态,西式奢华风尚强力进驻“东方巴黎”上海。这是欲望爆棚的年月。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奇妙的时代。放眼世界,西方正处于二十年代末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步履蹒跚期,享乐犹如梦想,美女们只能靠精密剪裁这种“紧缩政策”, 才能赢得一点简朴而冷艳的时尚性感与优雅端庄,至“二战”爆发,甚至连Chanel创办人Coco Chanel也关掉了自己的门店
而遥远的东方,周璇的《夜上海》以“批判”的视角唱出了国人“歌舞升平”的奢靡姿态,西式奢华风尚强力进驻“东方巴黎”上海,上层人士的豪宅让洋人也看得 瞠目结舌艳羡不已,全身香奈儿的女明星与旗袍女郎们异彩纷呈地引领众人的眼球转动。而放眼国内,一边是“十里洋场”内的物欲纵横,一边是无产阶级与贫民百 姓的“艰苦岁月”,战争敲醒了一些人,也让一些人更处于云里雾里,天堂与地狱界限分明地同存于这个国度。
旗袍与民国范儿
今天,倘若我们说一个美女有“民国范儿”,她一定正穿着一袭旗袍行走于城市的“雨巷”,或者出入于霓虹闪烁的夜总会、罗曼蒂克的咖啡馆—时装大片就是这样拍的。
再没有什么能替代旗袍,成为三四十年代中国时尚的象征符号了。20年代展现出女性曲线美的改良旗袍,在这一时期继续演变着:先时兴高领,继而改为低领,接 着干脆取消领子;袖子最初长过手腕,偶尔露肘,后干脆去掉袖子;衩当然越开越高—总体而言,身体越来越露。从人性而言,这是正确的衍变途径,“解放”不是 一句空话。
30年代,中国刮起烫发风,于是,一个具备“民国范儿”的女子便跃然而出:身穿紧腰大开衩旗袍,佩项链、胸花、手镯、手表,腿上套有透明高筒丝袜,足登高 跟皮鞋,头发上别有发卡。翻看老照片,上海满大街都是此等着装的美人儿。文艺人士的讽刺也随之而来,画家董天野便画了一位这身打扮的幼儿园阿姨,面对孩子 哭闹束手无策,旁边附有一行字,曰:她的特点,就是未曾做过妈。
“民国范儿”当然不止于此,它少不了那些星光闪耀的明星、名媛们的帮衬,少不了胡蝶、阮玲玉、周璇,以及林徽因、陆小曼们。
印刷精美的《良友》一类画报,把明星、名媛、名太等上流摩登女性,作为封面女郎推向市场,推到众人眼皮底下,习惯了买画报的女贵人学不了神似,至少可以学 得形似:化妆的目标是皮肤美白、头发润黑,冬用雪花膏,夏有雪花粉、爽身粉、香水,护发则为生发油、凡士林,彩妆则追求翻翘的睫毛,以深色眼影画出深邃的 眼眶;品牌方面,欧美化妆品比比皆是,美国的蜜丝佛陀、蔻丹以及法国的夜巴黎、德国的4711,国产的有以胡蝶命名的蝶霜,以及雅霜、三花;配饰要高贵优 雅,狐毛袖笼、羊毛长围巾、长长的珍珠项链以及耳环是必配的;高跟、赤足穿的细带凉鞋,也出现在女人脚下。
据传翡翠当时尤为流行,翡翠匹配旗袍,可谓交相辉映,名媛淑女以佩戴翡翠为高尚的身份标识,其风头甚至盖过钻石。而曾经引领婚纱潮流的宋美龄,则是翡翠的 幕后推手之一。宋美龄收藏过不少翡翠,其中有一款翡翠麻花手镯,此物原为杜月笙夫人所有,后宋美龄见之爱不释手,于是杜月笙夫人便做了个顺水人情。
那个时代的服装自然不只是旗袍而已,上海早就兴起的时装表演—永安公司初开张时,曾每天选十名漂亮的女店员进行时装秀,为人们带来了各种最新潮的时装。符 合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后胡蝶,便多次参加上海举行的“时装发布会”,以西式服装,从连衣裙到晚礼服应有尽有,“中西合璧”的精髓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
有人于是很惊讶:“传统型”的胡蝶留存下来的照片里,绝大多数是西式打扮;反倒是有“现代”风范的阮玲玉却总是旗袍加身,镶花边的、高开衩的、格子型的、碎花型的以及纯色的阴丹士林布,几乎称得上旗袍的形象代言人。
有漫画家描绘当年的摩登女郎,往往从一种病态的角度出发,仿佛社会之病可假借她们而得以彰显。或许有夸大之嫌,但侧面证明了部分人对摩登的态度。
于是健康的美女形象也顺势生成,譬如1933年6月期的《良友》封面,刊载了游泳冠军杨秀琼的大幅照片:裸露着手臂和大腿,自信地微笑着—游泳在当年已经 很盛行了。上流的风尚尽管奢靡,却也有拥有健康生活和体魄的渴望—后来蒋介石还携手宋美龄发起“新生活运动”,虽基于时局政治的意识形态考虑,却也不能说 不是对糜烂潮流的日常生活式纠正。
欲望爆棚的年月
三四十年代是欲望爆棚的年月,能想象到的都市风景都能在大上海见到,“时髦病”何止服饰而已。跑马赛、跑狗赛、回力球赛由西方引进而转变成中国的赌博业,“大世界”游乐场内电影、戏曲、歌舞、游艺、杂耍、酒吧、中西餐馆、商场一应俱全。
漫画家张文元曾画有40年代初的大世界内景,其场面之喧杂丝毫不亚于今日之景。有当时的报刊如此写道:这班有钱而有闲的人们,饭吃饱了,酒喝够了,花丢丢的姑娘陪在那里,谈东说西。
交谊舞已成普罗大众之物,小报一改先前的批评之辞,代之于“道德指导”:跳舞的性质半属游戏,却半属交际,试看外宾的宴集、华阁的聚餐,都为题中应有的事 啊,但是跳舞也有规则,就是与对方相抱,只须指尖贴腰,不必一把搂住,两手相握,略托指头,男体挺直,不宜偎就,类乎接吻的备项。
40年代时,跳舞已经风靡上海,大小舞厅多如牛毛,舞厅终于越来越趋近于“猎艳之所”,男与女“搂得紧紧的”,“男的要求女的去开房间,女的却要男的开香槟”。于是乎,至1948年,国民党政府甚至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禁舞活动。
上海仿佛操起了一根指挥棒,指挥着中国的风尚合唱团,先施百货足以媲美巴黎老佛爷百货,世界顶级名牌的广告牌矗立于上海的百货大楼外,当时的歌谣曰:“人 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仿佛一入上海,便入主流奢华之门。看上去很老实的银行职员,因为待遇丰厚之故,也开始 “上道”了:行员们除了勤劳行务,一部分人还过着糜烂的业余生活,多数打牌,少数玩女人。
然而男人们还是向往着绅士形象,比如当年的梅兰芳,他那些西装革履、手拿相机—当年的奢侈品,那时一般人都是上照相馆拍照—游泳池游泳的旧照片,向我们展 现了一位著名绅士的高雅生活。据传,三四十年代的绅士形象应该是这样的:一顶呢帽或草帽;一套三件式西装;内衣、衬衫和领带或领结、袜子和皮鞋或连鞋罩; 皮带或吊裤带、袖扣、领带扣针、襟针;打火机、香烟盒、钥匙链、钱包等。品牌当然要大牌,一双皮鞋的价格约为一个普通职员两月的薪酬。据说当年一两黄金只 能做两三套英国呢西装,然而俯瞰大上海,西装革履的行走者四处皆是。
战争及灾难时期,人们也擦不去对繁华大都市的深情眷恋。某次大牌云集的赈灾义演结束,观众赖着不走,要求孟小冬谢幕,孟小冬不解:“我又没有唱错,凭什么 谢幕?”最后不得已,孟小冬称只要观众再凑够10万大洋,就亲自出面答谢,台下齐声响应,纷纷认捐,于是孟小冬卸了装,穿上她的“孟氏旗袍”上台,满足了 人们的愿望。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