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进修or出国镀金——中美商学院的PK战

商学院,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机构,旨在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经营环境当中、在庞杂的决策面前变得更加理性而有底气。通过案例、知识、方法的教育,避免由经验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所带来的决策失误。

商学院是职场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否值得去读、去哪里读,是诸多渴望转型或是有志于往职业经理人方向发展的职场人士一直纠结的问题。抛开是不是值得去读这个受个人因素影响太多的话题,若单纯的对比中美商学院,我们首先应该从商学院的存在价值说起。

(问对网/图)

商学院,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机构,旨在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经营环境当中、在庞杂的决策面前变得更加理性而有底气。通过案例、知识、方法的教育,避免由经验主义和主观盲目性所带来的决策失误。因此,高水准的商学院作为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必须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 凝聚一群高水平的教授,他们具有高度学术和专业技能,了解市场,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2. 有健全的运营机制,流程。包括招生、市场宣传、教学、求职服务等等。

3. 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校友、合作企业、政府、媒体等等。

4. 具有较强的口碑、品牌。品牌是生源、捐款、学生就业率、毕业生薪酬的基础。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现阶段中美商学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 教授。中国商学院教授(除了长江、中欧等几个商学院)多为本土培养,理论知识尚可但实战经验缺乏。而在理论方面,无论是战略、金融、会计、财务、运营还是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中国均缺乏国际知名教授;在实战方面,美国商学院教授中,不乏著名投资人、前企业高管等具备丰富商业经验的精英,而中国商学院教授,多为纯学者,毕业后就在大学任教。商学院是应用性很强的培训机构,缺乏实战经验难以对商业有较深的理解,难免纸上谈兵。

2. 机制。中国商学院成立时间一般都在20年之内,过程中学习了很多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做了不少优化。可以说机制上还比较成熟。美中不足的是,各商学院将大量精力放在招生和和市场宣传方面,而在内功方面底蕴较弱。宽进宽出,学生的收获不够大。花钱混文凭现象严重。

3. 社会资源。中国商学院最大的吸引力,是让学生扩大人脉。通过同窗几年,学生间建立了不错的人脉关系,将来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帮忙。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校友资源比较匮乏,企业对商学院的认可程度远比欧美企业弱。

4. 口碑。中国的某个商学院,一度在财富杂志的全球商学院排名列前10名。我可以不夸张的说,在全球各大企业,知道这家商学院的寥寥无几。甚至在中国人里,知道这家商学院的可能也不是太多。而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商学院,工作过几年的应该都有所耳闻。口碑的差别不是一个数量级。

综上所述,单纯的对比中美商学院差异,结论显而易见:若有机会去欧美顶级商学院学习,的确有可能收获到更多,但具体如何选择,大家还是应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来源:问对网http://www.wendui.com/b/7.html
问对网是一个解决工作里实际问题的专业问答网站www.wendui.com

网络编辑: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