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坏屡修、屡修屡坏”——大桥走不出的“怪圈”?
近期出事的杭州市钱江三桥,以及被媒体曝光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和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近几年都已进行数次维修,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近期出事的杭州市钱江三桥,以及被媒体曝光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和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近几年都已进行数次维修,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似乎陷入了“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
钱江三桥:出事前刚进行全封闭式检测
7月15日,杭州市钱江三桥南引桥发生桥面塌陷事故,造成一辆运输钢板的重型货车坠落。浙江在线7月16日报道称,杭州市交通局局长陈伟承认钱江三桥在安全上有缺陷,并表示当年钱江三桥竣工验收仅为合格。
而援引杭州《今日早报》消息,1997年1月建成通车的钱江三桥分别于2005年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半封闭维修,以及2009年进行全封闭式检测。就在2011年5月21日,杭州交投公司官网消息显示,塌陷的三桥南引桥还在进行全封闭检测,除了其中包括桥梁斜拉索索力测试、铰缝试验修复工程和称重系统标定测试等。
对于2005年钱江三桥大修,相关负责人解释,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货车碾压。“一直以来,货车超载现象太严重了,载重超过100吨的货车过桥也不在少数。大量超载货车上桥,大桥压力很大。”而且大货车一般是集中在晚上过桥,监管难度很大。
“如果钢结构桥梁一处钢梁发生变形,可以马上更换。而三桥是混凝土结构的,不能进行局部更换。长时间碾压之后,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很大影响。”该负责人当时说。
据了解,2006年9月13日,杭州市交通局曾召开杭州钱江三桥大修工程技术问题专家会。会议纪要显示:钱江三桥存在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10年修补24次
另据新华网7月18日发布的调查报道,投资11亿元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第三桥),于2000年建成通车至2010年9月,十年间已维修“整容”24次,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武汉市有关方面曾强调两个原因,一是大桥维修突击抢工期,赶速度的结果;一是长江三桥被超载货车频繁碾压的结果。
“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背后有深刻的腐败根源。2008年5月7日,武汉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决定投资1.98亿元对此桥进行一次全面整容修复。在相关人员操纵下,此次维修项目工程3个施工标段中的2个发生了违法转包现象,转包后又进行分包,甚至没有建筑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接有关工程。2009年10月恢复通车不到9个月,桥面又现坑坑洼洼如“牛皮癣”,无奈之下,2010年9月,武汉市又耗费巨资封闭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一桥)健康运行50年后才大修过一次。
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经常性“缝缝补补”
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1988年竣工,由于在通车后不久就经常性地缝缝补补,不是换拉索就是补路面,被不少重庆人称为“伤心桥”。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2008年1月底,该桥的左半幅桥面维修铺设完工,但当双向车流转换到这半幅“新”桥面行驶几天后,大家就发现新桥面的沥青混凝土上有纵向裂纹,在2008年春节后,这半幅桥面更是出现了坑洞,露出路基的钢筋。
针对修补问题,大桥经营管理方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曾公开给予答复:该桥1985年开工,1988年竣工,由于该桥斜拉索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斜拉索达到设计年限后,性能已有所退化。2005年,重庆市有关部门曾组织相关技术和施工单位更换了36根拉索。后经市政府批准,石门嘉陵江大桥换索工程于2008年10月10日开工,到2010年上半年剩余180根拉索全部更换完毕,恢复正常通车。对于桥面的修补,大桥方面一直否认有重大质量问题,只是承认有赶工期的因素。
桥梁建设速度太快 设计管护滞后
针对近期桥梁频出安全事故,据新华网另一则报道,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主任孙利民教授表示,最近一二十年,我国迎来桥梁建设高峰期,在很短时间内建设了大量桥梁,目前已有60多万座桥梁,由于量大集中,后期养护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发生问题。
孙利民说,一般而言,桥梁应该有50年的使用寿命,部分桥梁设计时甚至达到100年,但最近出现很多桥梁才使用十多年就坏了,这种状况让人担忧,“尤其是中、小桥梁,质量堪忧。”
专家分析,一些桥梁在设计上不够规范,在施工质量上没有保障,造成桥梁先天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后期养护管理上,没有定期检查、检测,发现问题也没有及时解决。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振教授则认为,一些早期的桥梁在规划、设计上比较滞后,近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大车、重车多,超载现象严重,对桥梁破坏比较大,造成桥梁不堪重负,使用寿命缩短,很多早期桥梁的承载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求。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