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十年前读北大(21)
综观现在北京大学的主校区,西门进来原来燕京大学那一片,实在是我国大学校园中出类拔萃的杰作。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新建的部分,就逊色得多,特别是靠近海淀的大片学生宿舍,更只是一个个“火柴盒”的样子,好在还算结实。
燕园
综观现在北京大学的主校区,西门进来原来燕京大学那一片,实在是我国大学校园中出类拔萃的杰作。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新建的部分,就逊色得多,特别是靠近海淀的大片学生宿舍,更只是一个个“火柴盒”的样子,好在还算结实。
院系调整以后,燕京大学没有了,但是“燕园”的说法,倒没有被整肃。记得一年级下学期我们被发动去参加以“超声波”和“电子化”为主题的“技术革命”,就学唱了一首配合的歌曲,歌词的第一段如下:
“跨出燕园迎着朝阳,背起行装,走向工厂。投入技术革命的巨浪!投入技术革命的巨浪!在实践中锻炼,在斗争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在斗争中成长!”
这首歌,我到现在还会唱。之所以现在还记得,只因为那时候我们年轻。如果当时是唱颂一些有用的东西,半个世纪以后仍然记得,那该多好。
燕园的园林和建筑,承载着我们最亲切的回忆。不过具体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不少还是不甚了了。2010年我们几位同班同学在北京相聚的时候,从小在燕园长大的张贻慈同学,给我作了提纲挈领的精彩介绍。
作者:王则柯 出版:中信出版社 (王则柯/图)
北大庄严亲切的西校门,在北京颐和园路上,坐东朝西。它原来是燕京大学的正门,由燕京大学校友在1926年捐建,所以也叫做校友门。燕京大学的这个校门,是一座三开朱漆宫式建筑,古朴典雅,当时校门上方正中悬挂的,是胡适题写的“燕京大学”四个字的匾额。校门两侧,有一对威武的石狮,据说也是燕京大学学生从民间购进的。
从西校门进来,首先走过的,是左右一对眼镜湖上的一座石拱桥。水边有高大的柳树。半个世纪以前,眼镜湖水系并不像现在那样用混凝土修葺勾勒得十分壮观,不过那时候这对眼镜湖上各有一个地下水从钢管中自喷出来的倒瓶状瀑布。可惜,这倒瓶形瀑布已经成为远去的记忆。
石拱桥过去,是松柏环绕的一片大草地,草地上南北对称地树立着两个从圆明园废墟搬来的汉白玉华表。华表高达八米,柱身雕有云彩和蟠龙,柱顶蹲着神奇动物“望天吼”,下方有一米多高的八角形底座。这对华表,为燕园平添几分庄重和神圣。大草地当中,当时并没有后来修砌的花坛。
大草地正对的,是学校办公楼。办公楼原来也叫做施德楼,纪念对燕京大学作出贡献的学者施德。办公楼的二楼,是一个座位近千的礼堂,通称办公楼礼堂,或者小礼堂。办公楼西门两侧,有一对石麒麟。
大概是1960年的初夏,缅甸总理吴努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