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官房胡同28号
在北官房胡同28号附近的张伯驹的家是小四合院,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在他家拍的。
责任编辑:马莉
在北官房胡同28号附近的,还有张伯驹先生的家,工笔画家潘洁兹先生的家,以及吴冠中先生的家。潘家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因为稿子的关系我去过潘老的家,他也到我家来过。潘老一脸福相,红黑的脸膛,矮墩墩的身材,不善言谈,略显木讷,但温良敦厚,给我印象深刻。而吴冠中先生恰好相反,瘦骨清象的,十分健谈……
“胡同”是汉语“井”字的蒙语发音
自2000年秋我彻底搬到北京宋庄之前,我在什刹海北官房胡同的28号院住了30年。所谓什刹海,就是一串相连的六个湖,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依次为西海(也叫积水潭)、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因蒙古人把湖和水洼子都叫海子,什刹海的称谓也沿用至今。据专家考证,什刹海始于元忽必烈,因周边有九庵一寺故名“十刹”,相传元大都因之成制。沿用元称谓的当然还有胡同,“胡同”是汉语“井”字的蒙语发音,然后又音译成汉语的一个词,我的意思是蒙语用“胡同”即“井”代称街道,本源于汉语“市井”,并非源于水井的井。因为作为农业定居方式的汉族,井为水源,环“井”而居,便因“井”成市成街,“井”作为象形的汉字,自然衍化成街道的意思。然后,元入主中原,汉语又把蒙语的“井”音译成“胡同”,原本一个东西的“井”——“街道”——“胡同”,由于文化的混杂,一个“胡同”就把人弄糊涂了。我老家冀西南把胡同念做“咕咚儿”,是源于官话“过道儿”的地方发音,还是源于蒙语“胡同”的发音,不得而知,因此,我有一个奇怪的臆想:即蒙语“井”的发音源于打水的咕咚声,蒙古人乃游牧民族,“井”不太可能衍化出汉语市井、街道的意思,就用饮水的“井”,直译了汉语“井”的衍化含义——市井和街道了。
除了西海和后海杂有民居之外,北海、中海和南海自辽、金至明清起,一直是宫禁和皇家园林之地,尤其中海和南海一般合称为中南海,它紧邻紫禁城的西边,为明清两朝的宫苑,戊戌变法后,光绪曾被软禁于南海的瀛台,并殁于此处。1950年代,中共的党政机关和毛泽东等最高首脑搬进中南海,“中南海”从此成了一个特别的名词,出现在各种文字和文艺作品中。现在一些年轻艺术家喜欢抽的“中南海”牌香烟,就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的。
所谓“官房”,是当年慈禧委派太监盖的“民房”
北官房胡同位于后海南岸,后海虽大量杂有民居,但仍有达官贵人和王府的聚集,北岸是醇亲王府和后来的摄政王府,是清朝惟一出过两个皇帝的地方,一是光绪,一是末代皇帝宣统。清朝有潜龙邸的规矩,即一个王府因为出了皇帝,这个王府就不能再住皇亲国戚,诸如北京的雍和宫,就是雍正皇帝原来的王府,赐给西藏作喇嘛庙,既笼络了西藏,又成为解决潜龙邸归宿的最好途径。但是,到了晚清,清朝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