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保障房
在深圳市前后数次的房改制度设计中,无论是决策层还是规划部门,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非户籍人口的住房保障问题。
责任编辑: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谌慧敏
因为1988年的房改,深圳迅速建起了十几万套保障房。但十余年后,这个城市需要重新建设24万套保障房
城中村成为农民自发提供的廉租房,保障了一半以上人口的居住。而现在,它们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因为要腾出土地来盖保障房
城中村是深圳城区规划中最后的土地宝藏。 (CFP/图)
所有地方政府都在为保障房军令状焦头烂额,深圳也不例外。
但它本来也许有机会高枕无忧——仅仅七八年前,深圳就已经拥有了十几万套的保障房,这是深圳自1988年在全国率先开始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结果。而据专家的估计,按照深圳现有的人口规模,大概需要的保障房也就是二十几万套。
“如果那十几万套保障房还在政府管理之下,今天还有必要再建这么多保障房吗?”深圳市原住宅局房改处处长孙利平感慨地说,“为什么没有人问一问,那些保障房哪去了呢?”
1988-1998:三类人的保障房
为了能筹钱盖更多的房子,深圳推行了保障房“由租变卖”的制度改革,最终形成了“双轨三类多元价格”的住房保障模式。
20年前,深圳曾经有过类似公租房的房子。
那时候,特区吸引全国优秀人才的最大法宝,是“住房”——特区政府大胆地推出了“入户分房”的政策,只要是正式调入深圳的政府和国企人员,政府便保证分配一套住房,住户只需要交纳租金。
但是由于此时的住房分配沿袭了内地的计划分配模式,低廉的房租使得大量建设资金无法回收,每年还需补贴数千万元的管理维修费用。到了1987年时,随着大量人口的调入,深圳的缺房户反而从当初的数千户剧增到了22000户,缺房比例高达30%。
在这一背景下,深圳于1988年开始了第一次住房制度改革,将当时政府分配的数万套住房“由租变卖”,用卖得的钱来盖更多的房子。
当时,因为保障房土地由政府免费供应,因此保障房比商品房价格低;由于当时的政府公务员工资与国企员工相比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在保障房中又分出了“福利房”和“微利房”两类,政府公务员购买的福利房又比国企员工购买的微利房价格更低。
按照这一规划,一个政府公务员花20万元购买一套与职级相应面积的住房;国企员工可能花5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