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户改

在经历了7年和全国各地一样不痛不痒的户籍改革之后,成都终于决定干一票大的。

责任编辑:马昌博 曹筠武

成都的户籍改革方案经过了“政治、社会、经济”三方面的风险评估——政府的投入成本正是户改的难点。在终于“搞清了胜算与败算”之后,主政者决定,这事能干。

 

在经历了7年和全国各地一样不痛不痒的户籍改革之后,成都终于决定干一票大的。

这份在11月16日广为公布的户籍改革方案,名为《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它宣告成都在2012年年底前将真正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户籍统一,实现城乡居民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的权利平等,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一句话,农民可以“无条件”自由进城,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各种保障。

不仅仅如此。

与此前一些城市的做法不同,成都的户改,农民进城将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而且农民即使不进城,政府也同样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还不仅仅如此。

同时,成都户改方案还提出,将破除城镇居民到农村居住、生活、就业的障碍,将实现在有充分保障的情况下,城里人也可以自由“下乡”。

舆论一时震动。

此前,各地持续了多年的户籍改革因为城乡二元化体制壁垒破除困难,成本巨大,往往只是“表面动作”,几近停顿。而此次成都的户改方案,也由此迅速被誉为“最彻底的户籍改革”。

成都何以会做出这样的户改?其动力和勇气何来?要承受的改革成本又有多少?成都户改的真正用意又是什么?

观点碰撞

陈锡文(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土地资本化的实质是土地非农化

到处都流行的土地的资本化,我解读下来的理解,所谓的土地资本化,这里讲的是已经被耕种的土地,已经被使用的土地,它的资本化就是农业的非农化,否则农民使用土地难道不是一种资本吗?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土地市场化的实质仍是农地非农化

第二个观点现在也很流行,土地的市场化,因为土地是按用途管理,按规划使用,所以土地的市场一定是分类的,笼统地讲土地市场化实际上我个人的观察,努力地想把农地或者是农村的土地变成城市的土地。

农地与建设用地比较级差地租是荒诞的

把农地和建设用地来比较它的差距,我觉得这是很荒诞的事情。农地的(级差)利用主要表现在肥地上,对土地投入的越多,土地就越有价值。肥地用在建设上有什么用?显然是毫无用处,所以最肥的土地拿来盖房子不见得都弄得好,弄得不好由于土地的肥沃、疏松这样成本还会增加。

用地计划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平衡的手段

现在的情况我看到不少地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农村的土地超过国家计划,或者是不按国家的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投入,所以这样带来的结果不知道你要放多少 贷款,你也不知道要用多少钢材,多少水泥,你也不知道要搞多少基础设施才能满足这样的建设需求,于是带来宏观调控难以实现,于是也带来经济结构不平衡。

坚持家庭经营为农业经营的主体

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引导城市资本,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市场,以工商企业化经营替代农户经营主体。作为一个探索不见得不可能,但是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制度,我觉得是需要非常慎重考虑。

大家都可以把眼界放宽一点,二战之后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主张推行(农业)以资本为主导,因为那绝对不是成功的。

如果说把农民的合作组织搞好,把农业的社会化组织体系搞好,那么家庭经营的理念永远会是生机勃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四个条件

第一,如果要搞这项事业,你必须获得国土资源部所给予的土地建设用地周转指标。

第二个基本原则,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