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双 从赛场到商场
李小双,曾经是一个 “简单”的运动员,现在在从事“一项系统工程”——做生意。
李小双现在从事的,是一个系统工程
李小双的父亲李裕舟迄今还记得1992年李小双奥运夺冠之后,各地的父老乡亲前来祝贺的情形。
“地上的鞭炮有这么厚。”他用手比划着。根据他的比划,至少有一尺。
1996年,李小双又一次奥运夺冠。之后,便是各地演讲,时间长达三月。
1997年,重新开始训练。“第一个动作就导致脚跟肌键断裂,”他的父亲说。
于是退役。
赛场上的王者走下赛场后,也不仅仅满足于继续过体育馆——宿舍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最初做了一段教练,后来转战演艺界,推出过单曲《打开窗》以及专辑《感触》。当然,销量不理想。于是至今不愿提唱歌,虽然K歌还是他的爱好。
再后来看到前辈李宁在体育服饰装备方面走出的成功路子,李小双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2000年,李小双李大双自己出资500万人民币成立“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经营服装、鞋、器材等运动时尚产品。创立之初,董事长李小双说自己和担任总裁的哥哥李大双连“衣服”和“时装”的概念都分不清楚,自然这条路也就走得有点缓慢。
李小双曾经对媒体说,做生意的时候,有几碗“面”非常难吃,就是情面、脸面和钱面。据报道,他们两兄弟初期投资的500万现金,曾在2003年“非典”时期的8个月中颗粒无收。在外面张罗的李大双本来一周要出差个3、4次,那段时间也几乎无差可出。
在李宁的介绍下,2005年,急需充电的李小双进入长江商学院进修,成为长江EMBA六期学员,这也是他从开始练体操之后,真正走进教室。今年夏天,在退役正好十年之际,李小双毕业了。
商人兼长江高尔夫俱乐部负责人李小双在学校里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结交了一些“生意上的伙伴”,现在他已经习惯用高尔夫,而不是体操来比喻做生意的道理,从一个打出了比标准杆成绩少一杆的小鸟球,却还不知道“birdie”是什么的高尔夫新手,到今天具备各种业余名人比赛常客乃至冠军的“半专业”水准,他说是自己“骨子里的运动细胞在作祟”,玩体操李小双以拼命出名,做生意呢?
“经商和打高尔夫一样,稳的就有得做,往前冲的就能赢,你挑哪一边?都说‘两强相遇勇者胜’,但商场上不勇者也不一定失败。说到底还是要技术过关、产品过关,就什么都不怕。打球能反映一个人的心态、个性和做事方式,也能看出一个管理者的能力和规范性。”李小双曾经说。
“做运动员非常‘简单’,除了训练、比赛,别的事都不用操心,只需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比赛中成功,就能得到金牌。可做生意就不一样了,不但自己要做好,还要兼顾团队建设、市场运作、店面维护,是一项系统工程。”他说。
(本刊记者张欢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