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打破“社会全能政府”,别无选择

“社会全能政府”将公共权力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只准一种社会建设主体——政府部门和体制化了的社团存在,几乎不给非政府组织生长空间,社会失去自治能力和发展活力,使大量社会服务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

责任编辑:戴志勇

借鉴30年经改,破题社会改革

“社会全能政府”将公共权力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只准一种社会建设主体——政府部门和体制化了的社团存在,几乎不给非政府组织生长空间,社会失去自治能力和发展活力,使大量社会服务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

30年前,几乎没有改革者预见到我国经济会取得现在的成就。但是,一个国家决定性的竞争力不是GDP增长速度,而是留住财富和吸纳人才的能力。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成果和人才会流走,甚至会由繁荣走向衰败。

社会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黑恶势力猖獗的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社会突发事件的防控机制开始建立。但社会和谐程度提升并不显著,有些地方,社会问题有增无减,越来越紧张。如何搞市场经济,我国已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但社会建设怎么搞,却还未真正破题。

向春/漫画

经改的基本经验:解放“经济全能政府”

30年前的中国,经济高度计划,政府是“经济全能政府”,人们的一切物质文化需求都由政府计划供给。经济活力严重不足,物质极度匮乏。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党和政府,在困境中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地开始了经济改革——“经济全能政府”的自我救赎。

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是在“经济全能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外,准许非公经济存在。给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发展空间,物质文化需求逐步由多元经济主体供给。“经济全能政府”逐渐向竞争规则制定者、服务员和裁判员转变。

回头看,当时的小心翼翼(如私营企业招工不能超过8人),实在很可笑。今天大部分人都相信:只要让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存在、成长和充分竞争,不仅经济能繁荣,“经济全能政府”也自然会获得“解放”。

30年市场经济改革的核心经验,可抽象为一句话:“经济全能政府”把经济建设的责任让位于企业、把配置资源的责任让位于市场。政府只做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