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承 在你们了解同情之后,安静

外头流传的东西都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的和内部的实情可能不完全一样。我就想讲讲我们家里的故事,把我知道的情况公开一下

外头流传的东西都是很正面的,大家看到的和内部的实情可能不完全一样。我就想讲讲我们家里的故事,把我知道的情况公开一下

《我和父亲季羡林》还没正式发售时,出版方为作者季承先开了一个博客,把部分文章贴在了上面。

后果很严重——

“这哪像是和父亲谈心,这分明是出卖父亲的隐私换钱嘛!名人之家,果然只有名利没有亲情。真不如小门小户的人家,有实实在在的温情。老先生可怜~!”

网友慧子留言,“大师已经远去,我们在心底默默地敬重和惦念不好吗?七十多岁的人了,写这些东西,有什么意思?”

网友Alina规劝他,“我明白,在北京这个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城市里,金钱是很重要的。但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还有亲情。我从网上多多少少看到你们父子之间的纠纷。不管你父母是不是有真感情,不管你母亲走了以后你父亲对你如何,不管是不是你父亲因为你娶了家里的保姆与你决裂,但,请这样想,如果你父亲不是季羡林,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有多少父母间是存在轰轰烈烈的爱情呢?你是季老唯一的儿子,请放弃那些埋怨。把季老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吧!”

还有人站出来正误,指出季羡林留德时爱慕的德国女子伊姆加德,并非季承文章里所写的那样,与季羡林心心相印,并且为了他终身不嫁。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说这不是本让人愉悦的书,而是一本“坦白之书”,“悖离了‘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真实得近乎残忍。”“在这本书里季羡林先生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一个人设计的阴谋泥沼而难以自拔。”

2010年4月22日,北京蓝旗营,季承与儿子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姜晓明/图)

风暴眼中的季家安静寻常。这是季羡林先生生前北大所分的一处住房,基本没有任何装修,四白落地,瓷砖地面,客厅与饭厅之间由一道推拉门隔开。最醒目的是一幅大相框——季羡林先生身着红毛衣,扶杖立于一株怒放的红梅之前。春雨从一早就开始飘洒,采访到中午时,雨越下越密,楼前的玉兰树落了一地花瓣。

75岁的季承始终神色平静、言语温和。

他说博客不是他开的,但上面发布的内容都是他书里所写的。至于网友们的不解、议论,甚至鄙薄,他都表示“理解”。他更希望获得理解,“你们年轻人还体会不到,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安静,不希望有过多的事情烦扰。我就是想尽量把真实的情况告诉大家,让大家了解、理解,然后产生同情,最后能安静地过日子。”

“悲剧”是这本书里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在他看来,父亲与母亲无爱的婚姻是造成几代人悲剧生活的根源。他甚至宁愿父亲当年离经叛道留在德国女友身边。“(我们家的人)生活得不那么痛快,每个人都隐忍着,虽然没有争吵,但很冷漠、很冷淡。外人看起来很融洽,你看季羡林他们家多和气呀,他们看到的是外表,外表一团和气。”

季承诚恳且沉痛地说,“作为大人物之后,我不觉得是一种什么幸福,或者满足。不是这种感觉,而是一种负担。就连我父亲这笔遗产,我也背着很大的包袱。它对我有多大益处,我现在也看不出来。”

这个声名显赫的家庭似乎陷入了某种亲情魔咒。季承一直觉得父亲跟自己和姐姐不亲。姐姐抱恨而去,他仅在父亲辞世前8个月感受过稍微亲密正常的父子情。而他的儿子同样与他不亲,对季家事务不闻不问。好在女儿与他往来密切,给了他安慰。

为他带来最大快乐的是小儿子福娃。这是他与照顾过自己母亲的马晓琴重组家庭所添的小宝贝。小家伙还不到两岁,活泼顽皮,我们聊天时,他一直守在客厅与饭厅的推拉门外,把整张小脸都贴在玻璃上,鼻子挤得扁扁的,笑出两个深深的酒窝。采访将近尾声,季承先生招手让他进来,他飞奔而至,迅速准确地将茶几上的水杯扫到地上。白发苍苍的父亲满眼慈爱地看着幼子,窗外春雨沙沙,那一刻,岁月静好。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