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未完成的三人行——与施耐德、温伯格对话
在一石洞前立着葡萄牙伟大诗人贾梅士的铜像。他四百多年前来澳门,在这石洞中完成了著名的史诗。我们在附近的小山坡一石桌前坐定,三个人展开了关于中美诗歌的对话。这是一次未完成的对话。
责任编辑:马莉
2009年12月2日,我陪盖瑞·施耐德(Gary Snyder)和艾略特·温伯格(Eliot Weinberger)去澳门游览。从参议院广场行百余步,抵白鸽巢公园。在一石洞前立着葡萄牙伟大诗人贾梅士(Luísde Camões)的铜像。他四百多年前来澳门,在这石洞中完成了著名的史诗。我们在附近的小山坡一石桌前坐定,三个人展开了关于中美诗歌的对话。这是一次未完成的对话。
北岛:你们二位都是《今天》杂志的顾问,也是参加“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国际诗人,希望能借此机会和你们聊聊。
施耐德,记得那天上午在与媒体座谈时你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你说你的诗是属于太平洋圈的,特别是北加州、中国和日本。如果我们看看地图,诗歌的地图,首先是埃兹拉·庞德的身影向东方的延伸,我说的只是身影。而T.S.艾略特则是跨越欧洲,汇入英格兰正统中。你还谈到美国主流以及学院派诗歌。如果把1915年庞德的《中国》当作美国诗歌的分水岭的话,其实我们看到一种内在的分裂,或者说一种紧张。如果那时只有庞德的身影够到东方的话,那么你则漂洋过海到日本,当了十年和尚,身体力行,把美国诗歌的现实与梦想连接在一起。
而温伯格,作为《1950年以来的美国诗歌》选集的编者,你早就意识到美国诗歌中学院派及非学院派的冲突与分野。我想请你们二位共同绘制美国的诗歌地图,看看这一百年来美国诗歌的走向与变迁。
温伯格:你提供的线索太多了,仅亚洲就有三条:中国、日本和印度,我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先说印度吧,认为T.S.艾略特只与欧洲关联是不对的,他曾学过梵语。再说印度19世纪的哲学曾对欧洲超验主义者有过很深的影响,如艾默生、梭罗和惠特曼。但要说到真正去过印度的,如果把马克·吐温那次短暂旅行排除在外的话,那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艾伦·金斯堡和盖瑞了,这是美国作家首次体验印度。
第二条线索是中国。第一本美国现代诗就是庞德的《中国》。一战中这本书在士兵中流传很广,因为它讲的都是远行、与爱人分离,士兵们把它塞在背包里上战场。有趣的是,美国诗歌中最现代的部分也是最古老的,上溯到唐朝。同样在《中国》,除了唐诗,还有盎格鲁-撒克逊的翻译,那和唐朝几乎处于同一时期——公元800年左右。庞德想要证明,当中国诗歌发展到全盛时期,英语诗歌才刚刚起步,这是它的根。自《中国》起,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与中国诗歌是分不开的。基本上可以说,美国现代诗是中国古诗的产物。这么说也有不妥之处,因为美国人阅读中国古诗完全是由于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其他西方语言诸如在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则不是这样。这都是因为庞德。
第三条线索是日本。谈到诗歌,上世纪二十年代,几乎所有的西方语言都发现了俳句之美。我想,洛尔加(西班牙诗人——编注)就是深受俳句影响的。另一个进入美国诗歌的日本元素是佛教。他们先是对禅感兴趣,然后演变成一种哲学……如果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美国的思想支柱来自印度的话,那么在二战以后,这个支柱就变为了日本的禅。
施耐德:说佛教是由日本传来,大概是因为日本的佛教研究与活动,但事实上佛教来自中国。我们所学到的是中国佛教的日本式解读。庞德的《中国》源于中国古诗的日语版本,而这些资料是由弗纳罗萨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