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升级,以世博的名义

继“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上海世博会在开幕前即创造了诸如“参展国家及国际组织最多,园区面积最大”等多项世博历史之最。如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已经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傅剑锋

■编者按:继“无与伦比”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上海世博会在开幕前即创造了诸如“参展国家及国际组织最多,园区面积最大”等多项世博历史之最。如今,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已经触手可及。

本报将从本期陆续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解读世博”,观察世博之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细微变化,深度解读世博会赋予中国的意义等,敬请期待。

2000年,美国没有参加德国汉诺威世博会;2010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却“下决心不让美国成为唯一缺席上海世博会的国家”。美国馆负责人说:“因为这是在中国。”

同样,上海世博会,对中国与上海也具有独特意义。特别是承办者上海,视之为城市升级、经济转型、观念革新的契机。因此,在上海的一些核心研究者看来,世博会能够创造多少经济效益已经不是首要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软实力”。

对上海来说,世博会是借国家的力量实现城市升级的难得契机。 (IC/图)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 (IC/图)

上海世博会的芬兰馆 (IC/图)

“因为这是在中国”

参加上海世博会,对美国而言,也许更多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而对其它许多国家,则是基于和中国的经贸考量。

一年前,美国是否最终会参加上海世博会,曾一度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彼时,金融危机的影响,让美国政府的筹款一度受阻。但当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出现在上海时,美国馆的负责人Alen女士哈哈一笑,“一定会来,因为这是在中国,而不是什么其他的国家。”她反复强调“中国,哇哦,是中国”。

美国的法律禁止政府用公共财政参加世博会,所以该国没有参加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其在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的表现也很不起眼。

一年后,尽管6100万美元的预算费用中仍有800万赞助“尚未得到保障”,但占地6000平米的美国馆已经顺利进入布展阶段,并将于今年5月1日按时开馆。近几个月来,中美关系受到对台军售、谷歌和达赖喇嘛等一连串事件的冲击而渐趋紧张,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希望美国馆“成为中美关系上的一个亮点”。

美联社最新的评论说: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开展文化外交的机会,美国希望通过世博会减少中方对它的不信任。

与美国更多打的是政治算盘相比,许多国家决定参加上海世博会更多的则是基于和中国的经贸考量。

上海世博会芬兰参展组委会副总代表傅明睿先生坦言,如果换作其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