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美中货币战如同跳探戈

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意在逼与美元指数挂钩的人民币同时升值

中国人欢度春节时,美联储18日宣布将贴现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这让市场惊心动魄,以为是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先声。

贴现率又称为惩罚性贴现率(penaltyrate),是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贴现票据、融通资金时所收取的贷款息率,说白了,就是商业银行缺钱时向中央银行借取资金的借贷成本。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前,贴现率一般较联邦基金利率高出1个百分点。在本轮危机期间,为鼓励商业银行从央行贷款,美联储大幅下调了贴现率,并随着危机的深入将贴现率不断下调,直至0.5%。此次上调贴现率,两者间恢复1个百分点利差正常水平。

美国是在收紧,只不过这是与金融危机之后最宽松的时候相比,而不是与正常状态相比。相对于美国的借款与赤字,如此回收流动性是杯水车薪。对于四处漫溢的水,最好的办法是关上水龙头,而不是拿个小杯子一本正经地从水池子里向外舀水。美联储所做的正是后者,显现出可笑的严肃。

如美联储计划在 2010 年 3 月份终结总额 1.25 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收购计划,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推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并导致住房销售量和价格下滑。这些市场人士忘了,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一倍以上,到达2万亿美元。现在美联储只不过承诺不再像危机时期一样直接购买资产支持证券,却没有承诺不再借更多的国债,美国财政要恢复平衡,必然继续大量借债。本周,美国财政部将标售创纪录的1260亿美元的新债。

就是这样小的货币微调,克鲁格曼在内的美国经济学家已经表示深切的忧虑,担心美国经济因此再次失衡,愤怒之余,将矛头向外直指人民币,要求中国担负自己的责任,允许人民币升值,不要再“剥削”美国消费者了。中国国内谴责血汗工厂、美国谴责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依靠固定汇率发展出口经济是吸血的牛虻,一出消费与借钱的喜剧,最终演变成了心不甘情不愿的骂骂咧咧,双方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亏待。

美国收紧货币政策,意在逼与美元指数挂钩的人民币同时升值。

奇怪的是,在美联储收紧货币、暧昧地发出未来加息的信号后,美元指数不跌反涨。从2月18号到22号,美元指数上涨0.2%,而欧元等继续疲软。原因是美国国内经济数据十分美妙,如美国1月份CPI为 1.6%,而此前的预测则为1.8%。不仅如此,1月份美国工业产值为0.9%,而预测为0.7%,如此一来,市场热捧美元,导致美债发行之时美元前景反而看涨。

现在欧元像只死老虎,传出的坏消息层出不穷,一会儿是希腊债务危机,一会儿是27国中20国财务危机,而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光动嘴皮子援助。希腊罢工才消停,德国汉莎航空的飞行员又开始大罢工。这让人们对于欧元区失望至极。欧元区本就是一盘散沙,他们拥有统一的货币,却没有统一的财政制度,除非欧洲人更进一步团结为统一的欧洲帝国,否则欧元区就等着没落吧。

美中货币之战陷入胶着,人民币牢牢粘住美元:美元略有收紧,中国央行与银监会窗口指导紧信贷;美国上调贴现率,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计划终止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中国国家银监会宣布实施《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及股权投资,防止贷款被挪用;个人贷款则需严格执行贷款面谈制度,防范骗贷风险。

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决策者一边互相指责,一边同步跳探戈,缺乏大改革家的气魄。指望人民币脱离美元迅速升值是不现实的,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是为了寻找转型的空间。同样,美元也无法指望,所有指望美国收紧货币政策的人,都会发现美国外紧内松的实质。这导致全球货币仍处于水浸银根的宽松境地,连越南胡志明市的地价都与上海持平,而香港各银行为争取房屋按揭客户大打价格战。

货币战争是激烈的,而市场是猥琐的,双方都不可能作出太大的调整。只有中国经济转型成功,人民币才有国际化的可能,中美两国真正的货币战争才能打响。现在,只是嘴皮子上的预演而已。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