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自觉自愿地选择了离开
英文媒体在悼念J.D.塞林格时,连篇累牍地堆砌哗众之词,“文化英雄”、“文学巨人”、“高层次读者心目中的圣人”,然而塞林格生前最厌恶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王华 李颖 许斯佳
“兰花”总编辑拉思伯利回忆塞林格和夭折的塞林格出版合约
英文媒体在悼念J.D.塞林格时,连篇累牍地堆砌哗众之词,“文化英雄”、“文学巨人”、“高层次读者心目中的圣人”,然而塞林格生前最厌恶的恰恰就是这一点。
他一生中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隐居在新罕布什尔州乡村家中,据说,他曾经要求出版社把粉丝的来信统统烧掉,也不让律师回答任何有关他的问题。
也许正因为他对隐居的渴求,才更加激起公众想跟这位文学巨匠接触的欲望。他一生中,曾有无数记者和仰慕者去到他生活的小镇,像玩猫鼠游戏一样,企图窥见一面,可是得胜者总是老鼠。极少有人拍到他的照片。塞林格的讣告和纪念稿用的都是他惟一公开的一张摄于1951年的照片。他还打赢了几个官司,阻止别人发表他的信件或有关他的书,最近一次是2009年,他用法律手段禁止一位瑞典作家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写的续篇出版。尽管他“沉默也有影响力”,但约翰·厄普代克认为,塞林格同他的角色一样有着过度放纵的问题。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1919年出生,在纽约市一个富裕的区域长大,他的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爱尔兰人。他读私立中学时因为成绩糟糕,16岁那年退了学,被送到军校。这段经历后来成为他惟一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素材。
二战时他在欧洲战场上当兵,服役于反谍报部门,被指派做审讯纳粹叛徒的工作。据说曾因为目睹战争的残暴而一度精神崩溃。他在最受欢迎的短篇小说之一《为埃斯米而作——既有爱也有污秽凄苦》里写过一位精神崩溃的军人的故事,这篇小说收进了1953年出版的第二本作品《九故事》里,小说集出版时比《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了更好的评价。
塞林格的女儿2009年出版了回忆录。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玛格丽特·塞林格说,父亲对作品角色的喜爱程度超过对现实中人的关爱,他没有能力或是不情愿跟任何人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他的文学探索越来越使他与人的联系处于两个维度,一个是跟虚构的格拉斯一家,另一个是跟活人——通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