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晚宴——走进2009诺贝尔奖
演讲结束时,听众报以长时间的掌声。高锟始终坐在台下听着。直到另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分别作演讲后,高锟才起身上台,与博伊尔、史密斯和物理奖委员会主席握手致意。
责任编辑:朱力远
每年12月初,当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来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在这里发表演讲,领取证书和奖章,并与瑞典国王共进晚餐。整个活动大约持续一周,被称为“诺贝尔奖周”。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诺贝尔基金会主席马科斯·斯多奇(Marcus Storch)说,基金会要求每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得奖之后半年内要发表一次演讲,爱因斯坦在得奖一年之后才演讲,而今天所有的诺奖得主都来到这里发表演讲了,显然“比爱因斯坦要聪明”。
每年12月10日的晚宴也是诺贝尔奖周的高潮活动。今年宴会的大约1300名宾客中,国际记者只有十位,南方周末记者成为其中唯一来自中国的记者。
“亘古砂石递捷音”
高锟的诺贝尔奖演讲在12月8日一大早进行,地点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最大的讲学厅Aula Magna。斯德哥尔摩大学没有围墙,前来听讲的人们可以坐车径直到达讲学厅的侧门。然而,就像两天后的晚宴一样,讲学厅的外围看上去十分平静,没有任何关于诺贝尔演讲的告示,更没有招展的气球。
从侧门走进去,拾级而上,能看到几名学生正在若无其事地自习。绕过半栋建筑,才终于能听到人群说话的声音,这才找到会场的入口。入口处摆了两张桌子,上面放着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和经济学奖的海报和介绍材料。每个人都把每样材料搜罗到手里,然后排到队伍的后面去。物理奖的介绍材料很快就被拿光了。
等待入场的队伍在会场门外排了几十米,其中不乏东方人的面孔,许多在操着港台腔交谈。8点40分,人群开始入场,入口处没有人检查证件,每个人入场后都挑选自己喜欢的位置就座。有几名年轻人还有意坐得高高的。
演讲开始时,会场并没有坐满,大概至少还有四分之一的空座,很容易让人错以为这并非世界上最高端的科学演讲,而只是某个受欢迎的教授在上课。
第一位发表演讲的是高锟教授。由于身体的原因,他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