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东亚共同体”构思里的中日算盘
中日在“东亚共同体”上,正展开软实力较量。在议题主导上,要打破日本点香、中国跟着拜的被动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泰国出席东亚会议时,首次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原则这个话题。这一演讲也许表明:在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更早前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后,中国意识到外交领域面临严峻考验。
很清楚,虽然中国在亚洲地位举足轻重,经济总量有望在明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国际社会已经有强烈的声音喧嚷,谓美中应该共管世界,就是G2。但是,中国很清楚,在世界舞台可以长袖善舞,而在亚洲,中国仍然没有提出自己的远景,除了睦邻邦交,没有一个战略企图是中国制造的,即使是“东盟十加三”,“中日韩三国峰会”等等,大都是随着大势而为。
反观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有明确的亚洲政策,“田中奏折”是军事经营满洲、经营大陆的集大成者。二战日本败北,以武力推动“大东亚共荣圈”梦碎,日本一直在寻找新的亚洲战略。经历日本的政治变化和经济起伏,终由民主党党魁提出新的“东亚共同体”构想。
中国如果随着构想而动,显然是承认日本带头,中国跟进而已,但要反对,也是师出无名。因此,目前的态势,就是大家打太极拳,炒概念股。
其实,东亚整合的问题,既有时代需要,这是东亚国家感受到的迫切现实,也有美国因素在起作用。
毫无疑问,中日韩架构已经摸索了10年,三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的六分之一,一旦经济整合,对全球化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但是,要建立相关的集体安全互信,最大的障碍在于朝鲜的核危机处理。谁能安定朝鲜,谁就能取得东亚集体安全的龙头地位。本来,温家宝总理走访平壤,取得金正日重返六方会谈,争取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承诺,可谓成绩斐然。但平壤强调,北韩与美国的会谈结果,才能决定北韩是否回到六方会谈。
此外的台湾问题,中日韩三国也没有能力单独应对。马英九在两岸关系如火如荼的时候,秘密视察反击中国大陆攻击的中程导弹试射,并首次明确表态,台湾支持“美日安保条约”,“美日安保”是东亚安全与和平的基础。马英九的表态,也表明了台湾担心在中日韩主导的“东亚共同体”中失去自己的主体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中日韩都赞同“东亚共同体”的理念,但在实际的东亚战略格局中,美国并没有出局。不但日本不可能真正“脱美入亚”,北京在全方位的外交中,还是要抓住中美关系的主轴,温家宝总理给中美建交奠基人之一的基辛格打伞,深意就在于此。
东亚共同体难以成形的外在因素,是非常明确的。
第一,虽然美国无暇顾及东亚,但并不等于主动放弃东亚,依照已故国际政治大师亨廷顿的理论,美国只是在寻找或者替换与美国合作的区域大国角色,并非真的要走回孤立主义。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与中国国防部官员会谈后,首次就东亚共同体构想表态:亚洲任何安全机制都不能排除美国。
第二,提案者鸠山,虽然贵为日本首相,但并非民主党改造日本国策的真正操盘手,也不是日本政界中的强硬领袖,可以带动共识。他有理想,但现实比人强,他的许多说法已经跳票。在日美关系的定位上,在另造国家祭祀场所以分隔靖国神社上,莫不如此。
鸠山由纪夫作为日本政治变天后的新首相,首次出访就选择了20国峰会这样的大场合,并在区域和全球性议题上分别抛出了两个重磅炸弹:区域性议题,是要与中国携手,打造欧盟式的“东亚共同体”;全球性议题,是率先提出25%的减排废气目标。这两个议题契合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双重发展特征,引发反响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日本新首相亮相国际舞台的“成功秀”。但关键在于,“秀”还是“秀”。并没有回答具体的疑问:比如如何说明日本已经放弃“亚洲北约”的思路,不再借美国的力量围堵中国?比如与中国携手的东亚共同体,其地位与美日同盟有何区别?
第三,上面已经涉及到,东亚战争热点的两个地方,北韩和台湾,都还是要美国主导。
当然,针对日本人的提议,中国必须谨慎应对。从总体来看,中国和平崛起,没有理由拒绝任何合作的建议,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日本。但在议题主导上,要打破日本点香、中国跟着拜的被动。
中日在“东亚共同体”上正展开软实力较量,谁在这个概念股的炒作上得利,就要看谁的智能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