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从“剥皮实草”到宣德炉

朱元璋终生保持着对贪污腐败的极度痛恨。这种痛情,既源于血液,又源于理智。作为一个前贫民,疾恶如仇是因为自己底层生活的痛苦经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痛恨则来自对自己家业的爱惜。

责任编辑:曹筠武 郭力

【公元1428年宣宗宣德三年】六十年大事记:靖难之役 仁宣之治 永乐大典

宣德三年,暹罗国向大明王朝进贡了三万斤上好的风磨铜。宣宗皇帝一高兴,命人烧铸成了三千个“晶莹温润”的铜香炉。这就是后世所称的“宣德炉”。

似乎应该有比这更重要的事载入明代历史,因为这一年本是明王朝开国60周年。然而传统时代,这个大日子没人注意,包括刚刚登上皇位4年的朱瞻基。

都说朱棣之所以把皇位传给朱高炽,最终目的是要隔代传给孙子朱瞻基。这个孙子确是文武全才,即位初期表现令人惊喜。他长得玉理均衡,是个美男子。读书过目不忘,写诗文采焕发,做事又能英断,即位初期平定汉王之乱就是证明。除此之外,他业余爱好多多,特别富于艺术天赋,画名远播。宣德三年,聪明过人的他正把皇帝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一手把玩着书画古董,一手轻轻松松、游刃有余地把“仁宣之治”推向顶峰。大明王朝在它开国60周年之际,正登上了它的极盛之巅。“仁宣之治”的出现,朱瞻基的智商和能力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因素。前两代帝王,朱元璋和朱棣打下的坚实基础,才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时代,官僚系统的腐败并不是一种病态,而是一种常态。因此一个王朝能否长治久安,关键是反腐。

朱元璋终生保持着对贪污腐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