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用都成绝妙辞——比较哲学家吴森
在美国教当地人西方哲学,且能赢得其尊敬的中国学者,应该说不算很多。就我所知,吴森(Joseph S. Wu)可以算是其中之佼佼者。
责任编辑:刘小磊
在美国教当地人西方哲学,且能赢得其尊敬的中国学者,应该说不算很多。就我所知,吴森(Joseph S. Wu)可以算是其中之佼佼者。他的两卷集《比较哲学与文化(一)、(二)》(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8—1984)已经出版很多年了,可你问问中国大陆上多如牛毛的现实的和潜在的比较哲学家们“吴约瑟是谁”,估计没几个人能回答上来。比较哲学今日能在美国各大学中成为一门重点学科,多少要归功于在夏威夷大学五度召开的“东西哲学大会”,以及该校于1951年创刊的《东西哲学季刊》(Philosophy East & West)。1968年成立的美国比较哲学学会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吴森本人于1976年应台湾大学哲学系之聘,从美返台专门讲授比较哲学,遂为在中国大学中正式开设此类课程之第一人。
2006年12月2日,从加州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哲学系退休的吴森在家中浴室跌倒,经抢救不治去世,享年72岁。转眼已经两年过去,大陆学术界耳聋得可以,至今未见任何反应和评论。现在抄撮平日读书札记,试为普通读者略述吴森一生学行。
吴森生于广州,其父是一岭南艺术家,其母为一兼通西医的中医师。吴母国文底子很好,曾亲授吴森“四书”,还常举中西医理互相比较,影响他后来注意中西哲学和中西文化的异同。吴森先于广州天主教小学毕业,接着在香港念基督教中学,1955年以第一志愿考进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修教育,副科为国文和英文。国文系的主要课程,吴森先后都修习过,对他产生特别影响的老师,有文字学名家高鸿缙和文史学者、禅学家巴壶天。若非后来因缘巧合,他几乎就要走高鸿缙的学术路子,成为一名古文字学家。高鸿缙去世后,治丧委员会整理他的遗著《中国字例》,就特别邀请吴森担任绪论和结论的撰写,这全是因为高鸿缙生前非常看重吴森的悟性和能力。
师大毕业后,吴森考进香港新亚研究所。当时,新亚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哲学家唐君毅,另外还有西方哲学研究专家谢幼伟 (一生精研近现代西方哲学,著有《现代哲学名著述评》、《伦理学大纲》等,译述过鲁一士《忠之哲学》、布拉得莱《伦理学研究》等),以及唯识学专家罗时宪(著有《成唯识论述记删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等)。唐君毅的学问和思想有很丰厚的文化内容和极深挚的情感做基础,改变了吴森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