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摇曳的裙摆——读《养家之人》有感|初中组三等奖

第四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三等奖

作者: 李安妮

学校: 大连王府外国语学校

指导老师:陈阅平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被这本书的情节以及主人公的勇气所震撼,而如今再次翻看这本书时,才真正被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几个字所振摄。

    《养家之人》是一部由作家黛博拉·艾里斯创作的加拿大获奖畅销小说。书中讲述了在2001年,一个叫帕瓦娜的11岁阿富汗小女孩的故事。主人公和她的家人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一栋被炸毁的大楼里,当时科布尔被塔利班所控制,她时常会陪有腿疾的父亲去市场给人读信,写信,赚取生活费。她的爸爸总是会给她讲许多故事。帕瓦纳也立誓要成为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一天,塔利班的士兵冲进家里把父亲强行带走,小小的帕瓦娜只能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因为女子不能一个人上街,瓦纳不得不割断头发女扮男装外出赚钱。在赚钱的过程中遇到了同样女扮男装的小伙伴,她们为未来做了约定,要一直走向希望。

    通过这本书,我更切实地感受到生活在国泰民安的国家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书籍封底的一段文字深深地印刻在了我心中,黑夜不管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在孤独中安然守候,在微光中重拾希望,一个怀抱勇气的追梦者,震撼心灵的重生与蜕变。当然,书中主人公的原型如今也已经长大成家。

    在读过这本书后,为自己生在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而感到庆幸,也更加担忧阿富汗女性现状和权利。

    在1919年阿富汗独立后,国王阿马努拉推行了一系列解放女性的革命,到了20世纪50年代,达乌德出任首相,他主张解放阿富汗女性,在教育、参政、健康等方面的状况都得到了改善,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阿富汗有70%的学校教师,50%的政府雇员和40%的医生都是女性。然而,就在1996年,塔利班执政后,女性的地位彻底跌入谷底,女校被禁闭,女性被禁止在医疗领域之外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出门必须有男性陪同。直至21世纪的2024年,塔利班的阴影再次笼罩这个国家。前阿富汗彻底终结女性权利,妇女禁止在公共场合发出声音,必须遮住全部的脸和身体,女性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出门,且必须有男性监护人陪同。

    近年来,涌现了许多为阿富汗女性发声的声音。在奥运会上,一名以阿富汗难民身份参加奥运会的女孩,在赛场上不惜放弃自己的比赛资格,也要为自己国家的女性而发声;也有在阿富汗的博主,将自己套在厚厚的罩袍内,将视频发布到网上,为在阿富汗受难的女性发声;联合国及一些国家也做出了呼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也在近日发表希望阿富汗临时政府重视国际社会的合理关切,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妇女和女童的基本权利。

    人们诞生在女性的裙摆下,可却不允许女性的裙摆摇曳。阿富汗的战火中,女性的声音被淹没,她们肩负着超出常人的责任,却往往被遗忘在角落,没有姓名,没有地位。阿富汗的女性,她们在信仰与战火中挣扎,她们的需要被忽视,她们的苦难被遗忘,但她们依旧坚韧地活着,用无声的呐喊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的存在如同涓涓细流。

    虽然现在阿富汗女性并不能在阳光下解开自己的束缚,但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科技进步和观念的更新,女性的声音愈发响亮与多元。未来,女性的意义远不止于个人成就的展现,更在于推动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相信总有一天,女性之声是温柔与坚定的力量,它将穿透历史的尘埃,照亮前行的道路。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愿阿富汗女性能早日斩断捆索她们的枷锁,散发女性的力量,那将是一道璀璨的光芒,引领未来的方向!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