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终过万重山——《活着》读后感|初中组三等奖

第四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三等奖

作者: 沈沐昕

学校: 深圳市龙岗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学校      

指导老师:谢梁伟

滚滚时光东逝水,水流三年过。初读《活着》已是三年前,再会“旧友”,我即将步入高中生活。初中三年,一朝中考,轻舟忽过万重山,重品《活着》,徐福贵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轻舟过万山呢?

福贵早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子,吃喝嫖赌一样不落。但正如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福贵与他爹把祖上留下的富庶家产都尽数败光。从赌博输光了家产之后,福贵一家的苦难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进城请郎中却被拉去充兵,因此没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儿子因别人生孩子需要血而被活活抽干了血;女儿生产时大出血离世;妻子因常年操劳而去世;女婿被货物砸死;外孙吃黄豆时被撑死。福贵身边的亲人就如同他的财产一样,一点一点消散,到最后举目无亲。最终陪伴他的是他从市场上救下的一头即将被宰的老牛,两个“老不死”彼此孤独地陪伴着度过余生。福贵最终驾着生命的轻舟,越过苦难的山。

整本小说并不算长,但含金量极高。余华的作品中通常寻不到瑰丽的文字,但他运用平常的文字把《活着》这艘小舟打造得引人瞩目。

语言生活化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余华大量叙写人物的生活用语,准确抓住乡村语言特征,叙述贴近实际日常生活。由此用文字把读者们拉入书中的世界,仿佛我们就是主角身边的路人,亲身见证了福贵的一生。余华在书中设下多处前后呼应,使得故事读起来更有逻辑性与时序性。如在凤霞死后福贵悲叹到“我的一生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由这一句悲哀的感叹,又把读者的记忆拉回到有庆被活活抽干血的一幕。读者被福贵家双重苦难痛击,同时更深入地体会到了富贵的悲哀。同时,余华老师在人物塑造上的功底也非同一般。他擅长抓住典型的事例来凸显人物的形象与性格。如早期的福贵热衷于出去寻乐子,对妻子家珍不闻不问。家道中落之后,尤其是家珍从城里回来之后,福贵开始重视家珍的感受,开始斟酌如何告诉家珍一些悲痛的消息才能使她不那么难过。其次,用多种方式突出人物情感在本书中也显得十分熟练。例如,在凤霞血崩离世后,二喜尽管一路上对福贵说自己有多么累,但他怎样也不愿放下凤霞的尸体。从这一举动的对比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二喜对凤霞的爱之深切。不仅限于主角,连春生等次要角色的人物形象也在寥寥数语中得到清晰刻画。

这样真实的塑造离不开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余华的父母亲都是医生出身,于是他从小就在医院里见惯了各种生离死别的场景。甚至他在采访中平静地说自己夏日喜欢去太平间乘凉。余华生活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写作风格。他的少年时光几乎都在“文革”期间度过,于是他的多数作品中也反映出了时代特有的暴力与悲哀。而《活着》这本书正是其中生动的典例。

如果《活着》的情节是一块块木板,那么余华便是将其拼成小船的匠人,在匠人的匠心制作下,此轻舟才会度万重山。

如果说一本书成功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我想,不仅是情节语言与人物的出色,更在于它传递出的精神。

大家都为福贵的孤独而感到惋惜,但他和一头老牛一起活了很久。或许所有人都会认为他一步步送走自己的亲人,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他的命运是悲哀的。但富贵遇到从外地而来的青年时,也只是平常地笑笑,平常地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甚至会和别人一起侃笑,贻笑大方。而他用多个名字鼓励自己的牛耕种,或许原因不止局限于驱动老牛,或许也有自我欺骗亲人们还在身边的成分。到最后,他不再需要为谁而活,他孤身一人,只为活着而活着。这种坦然的精神正是《活着》这本书借由福贵的一生向世人传递的。

合上书页,感慨良多。从进入初中时的好奇,到中考前的煎熬,破茧成蝶的路途或许充满艰辛。但阅读完福贵的一生,才发现这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福贵人生的轻舟穿越大风大浪,哪怕破损也不被风雨与重山所摧毁,一路向前。“活着”就已是活着的勇气与信念。

那或许,不论前路有多少艰辛,我的轻舟也一定会穿过重山叠嶂,直挂云帆济沧海。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