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生长的隆冬——《病非如此》读后感 | 高中组二等奖
新绿生长的隆冬——《病非如此》读后感 | 高中组二等奖
第四届南方周末“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高中组二等奖
作者:韩卓尔
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指导老师:廖丹
初见这本书卧在书架,心底竟升腾起一种相识的旧情。本书的作者是人类学家刘绍华,曾阅读过她所著的作品《我的凉山兄弟》,那是一部铮铮的、哀凉的民族志。文化失根,摇摇坠坠地拉扯少数民族人民现代化的脆弱的肌肤。在《病非如此》之中,或许刘绍华自己也从未预想过,会以母亲和自己为窗来审视生命和疾病。这不再只是一部研究性“著作”,当视角与生命本身交汇,稀松却也最牵动心绪。
我们常常跨越自我本身看见其被社会赋予、命名的价值,且坚信社会性的价值高于自我本身。然而,人类学在这本书当中,不再只是一个理性的研究框架。刘绍华在本书中并非仅是一位人类学家,她更是女儿,是病患,是照顾者。当人类作为共同体注视疾病时,往往理智且淡然处之,而作为个体或是家庭承压老病苦死之时,这却是最沉重的一句话。而刘绍华却展示出,在无常和病死之间渺小的生命,从未恐惧和犹豫,人类有着同自然同等的神性和力量。我眼前浮现一幅“人远天涯近”的中式写意山水,与生命留白的对峙。
在本书中,“我”和母亲接连确诊世纪之症。热爱料理家务,年近耄耋仍然酷爱健身运动的母亲患上痴呆,在世界各地奔波,关怀社会弱势善于学习的“我”患上癌症。在从小浸润的生命教育之中,我们常会叹息,“那样有活力的人得了这样的病,太可惜了。”我们从未叩问过为何感到遗憾,患病之后是否就不再具有康健时的能力和价值。失智的母亲在自我的迷宫中徘徊,记忆逐渐溃解崩塌,阿尔兹海默症的痛苦在于无法以清醒的意志来面对生活琐事。刘绍华女士面对癌症时不得不面对身体的枯萎,未曾经历的痛苦和无奈。改变本身即带有一种未知的危险性,而疾病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在我们的意识中,疾病似乎就是剥夺了正常生活权利的危险处境,病患只能站在被照护者的位置,患者往往是脆弱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需要被保护的。然而,疾病带来的,往往是更加深切的细微的视角,如对待生命的虔恳,对于悲伤的捕捉。患者总是更加明白如何去照顾一个脆弱的身处疾病或是人生苦难之中的人。人与人所需的只是一扇窗,刘绍华女士在书中提到的母女“共病”,也是一扇以疾病叩开的窗。习得生命的力量,也看清了自以为最熟知的人直面的疼痛。
书中有一段话令我无限动容,“病人最需要的不是勇气,而是活在当下的领悟与示弱的美德。”我们总是认为当一个人足够强大的时候,他将不会再视困难为困难,只是往往人生更加重要的课题是如何坦视自己的脆弱。譬如当人身处疾病之中时,如何去倾诉身体的诉求,毫不掩饰地表达“我感到不适”,当剥去畏惧和无意义的坚强时,才得完全自洽。就如植物一般,顺势倒下而并非永远趴下,这便是生命之韧性。
多数时候我们并非直接面对例如癌症的具象化重疾,也难有如何的彻悟。但正如刘绍华女士所说,病了,并非一定要如何。患病和健康不只是一种临床指标,我们无法以任何一项指标来定舵生命的完整。我们并非是在演习人类学科学,而是生命的叶脉不断透去尘灰,记录着每一个人的生命方式,生命之教育不息。患病之后的母亲仍然可以和儿女孙媳嘻哈玩笑,尽管常常闹些乌龙、却不乏越来越自如可爱。痴呆不再是框限母亲生命“健康”的标准,甚至代表不了母亲此时的状态。刘绍华女士患病后仍然在人类学领域步履不停,以自己所擅长融入研究,认真履行着自我生命的价值。任何生命的意义都不会因为疾病潦草收尾,学会接受贯穿生命的每一段历程,暂时的枯萎和成长一样重要。
阅读至此,我已然拥有了一副新生婴儿般的眼睛。以往我们在注视世界时,从一开始害怕看不见的,到后来害怕看得见的。戴上新生的眼睛,当疾病被坦然诊断为我们所经验的生命的一部分时,生命的隆冬之中绽放出不可战胜的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