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物业称不可能先救明星”:把水搅浑、泛政治化岂可用于危机公关?
有论者形象地把如今网络舆论场形容为“一个巨大的蛐蛐罐”。简言之,在这个蛐蛐罐中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挑动一场对立和混战来消解。对立一旦形成,问题的肇事方即可全身而退。混战如果天长日久,那么那个最初引发混战的问题也可能会被遗忘。
“文科生VS理科生”“南方人VS北方人”,还有最经典的“男VS女”,这套斗蛐蛐大法的一次又一次的奏效,也在一次又一次拷问这个舆论场上的每个人的灵魂:“我们真的是这样的生物吗?”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一条名为“小区物业称不可能先救明星”的新闻登顶社交媒体热搜榜。
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安徽芜湖某小区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停电,导致当事人(某演员)的母亲被困在电梯中长达50分钟之久,其间多次拨打物业电话求救,但未能得到及时救援。当事人母亲脱困后,当事人因不满物业救援不力,遂将经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网友关注和讨论。
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民事纠纷,但涉事物业公司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特殊的“危机公关”,把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纠纷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的同时,也把当前诸多公共事件中的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摆在了公众面前。
随着高层住宅楼的普及及其使用年限的增多,如何处置突发情况(停电、故障)下乘客被困电梯也就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尽管从设计上来说,电梯轿厢不是封闭空间,被困人员不存在窒息风险,但在幽闭环境下,恐惧、焦虑等情绪仍可能诱发一些基础性疾病发作。通常来说,物业公司都有相关的应急预案,由专门的电梯维护人员帮助被困乘客尽快脱困,在少数情况下会求助消防部门的帮助。
在安徽芜湖这一起电梯被困事件中,先是突发停电造成了电梯停止运行,然后物业才发布了紧急停电通知,乘客被困电梯中长达五十分钟,多次拨打电话未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