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威再谈柔宇:刘自鸿曾拒绝离开管理层,错失机会拯救公司

昔日独角兽柔宇科技何以跌落至破产边缘?6月9日深夜,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篇发言摘要,透露了更多细节。

刘姝威此前曾担任柔宇科技独立董事。在她看来,刘自鸿的问题出在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投资失败。“刘自鸿是一位科学家,但他不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刘姝威在发言中同样表示,“刘自鸿真心希望企业能够成功,将他视为骗子是不公平的。”

在讲话结尾,刘姝威提到,如何促进像刘自鸿这样的科学家在中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刘自鸿必须离开管理层”

2022年4月,刘姝威曾连续两天公开发文呼吁“拯救柔宇”,提出柔宇科技最需要的是产业资本的注入,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帮助柔宇科技解决资金短缺、引进战略投资者。

而在最新发言中,她提到,自己当时发表《拯救柔宇》的起因,是刘自鸿在深夜给其发了一封信,第二天早上自己起床后看到这封信,担心他可能会出问题,所以迅速写了这篇文章,并在上午就发布了。

据刘姝威透露,《拯救柔宇》发表后,深圳市国资委引入了一家产业资本,这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该公司提出了一个要求:刘自鸿必须离开管理层。但刘自鸿坚决不同意这项要求。

对此,刘姝威表示自己曾告诉刘自鸿,“唯一能救柔宇科技的方法就是他退出管理层,专注于柔性技术的研究。如果他不同意这个要求,那么柔宇科技可能会面临破产的局面。如果他选择退出管理层,仍将保留他持有的柔宇科技的股份。如果他坚持不退出,产业资本不会进入,柔宇科技会破产,他可能会一无所有,投资者也将遭受损失。”但刘自鸿仍坚持最初的决定。

在最新的闭门讲话中,刘姝威还提到,在柔宇科技初创时期,华为曾提出投资柔宇科技,专门为华为供应柔性屏。但是柔宇科技拒绝了华为的投资。刘自鸿希望像三星公司一样,独立完成所有产品的开发,独立制造所有产品,“刘自鸿的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在于他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资本市场对他超出能力圈的行为进行了投资,结果导致了投资失败。”刘姝威补充道。

不过,华为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6月10日,华为集团官方账号发布声明称:我们注意到网络上出现有关“华为提出投资柔宇科技”的言论。此属误传。实际情况是,华为未有此投资计划,也未提出投资要求。

破产清算案被正式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柔宇科技的破产清算案也已被正式受理。6月7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5月15日裁定受理了柔宇科技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为柔宇科技管理人。柔宇科技旗下的两家全资子公司柔宇电子和柔宇显示的破产清算案也于同一时间被一并裁定受理。

虽然濒临破产,但柔宇科技在近期频繁发声,以期平息破产传闻风波。

4月1日,“柔宇”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针对近日网络上出现较多关于企业破产的不实传言和解读,公司未曾主动申请破产,也未进入破产程序,目前企业仍在运营中。柔宇科技表示,近期传闻主要源自公司离职员工个人,以期权结算纠纷名义提出的破产审查申请。

5月28日,柔宇公众号再度针对公司传言进行会议,表示要对历史若干不实言论进行澄清,包括“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产线良率低”、“上市只为圈钱”等言论。柔宇表示,多年来不实言论已严重损害企业和团队个人的声誉,侵犯了其正当合法权益,为帮助社会各界了解情况,在此梳理部分严重不实言论内容予以澄清。

梳理柔宇12年来的成长历程,柔宇科技自2012年在深圳创业起步后,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独角兽”企业之一。公开资料显示,柔宇科技从2012年5月创立至2021年9月近十年期间,共进行8轮融资,获得股权投资约61.97亿元,债权融资约36.53亿元,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7.17亿元,现金流入合计116.28亿元。而在2021年前后,这家公司先后陷入量产难、资金链断裂等困境,随后曝出员工讨薪、破产重组,也仅是在短短两三年间便迅速跌落。公开资料显示,自2020年获得最后一笔融资后,再未见有资本出手相助柔宇科技,其冲击IPO的计划也数度搁浅。

显然,柔宇科技的管理团队虽然掌握国际领先的柔性技术,但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创造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续运营,缺乏经验。这也是我国大多数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正如刘姝威所言,“如何促进像刘自鸿这样的科学家,在中国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络编辑:明非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