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评级存在的问题正是进取的方向|解码中国ESG评级

ESG评级数据是ESG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评级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建议金融机构重视ESG评级数据的量化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评级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践、试错和迭代,找到适应自己的运用方式。

责任编辑:孙孝文

“我国金融业和公共部门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性,现阶段应以引进和介绍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在此基础上开展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尽快缩短与国际同行的差距。”

2003年,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投资与可持续发展,他与导师于永达教授合作撰写《金融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一文,呼吁政府、业界关注绿色投资和可持续金融。

他指出,欧美成熟市场在绿色金融、责任投资方面已形成“公众-消费者-企业-投资者”之间良性传导机制,“我相信这将会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距离原银监会印发第一份专门针对绿色金融的指导性文件《绿色信贷指引》,早了近十年。

当时国外也只有社会责任投资和可持续金融的概念,还没有ESG的概念。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研究报告《Who Cares Wins》,首次提出ESG的概念,探讨金融市场如何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引入金融分析。郭沛源很快将这份报告翻译为中文,译名为《有心者胜》。

梦开始的地方

2005年,在差不多完成博士论文之后,郭沛源创办商道纵横,最初定位本是服务金融机构践行可持续金融,但由于市场环境不成熟,开始转向服务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商道纵横从关系网络、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入手,开启了推动中国市场“从商有道”的价值之旅。

2015年,全球ESG投资勃兴,年增速逐渐超过全球资管复合增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开始探索绿色债券市场,促使资本更多纳入环境、社会考量。

这一年,郭沛源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创办商道融绿,为金融机构提供绿色金融及ESG投资的数据和咨询服务。2017年,商道融绿开始面向A股上市公司开展ESG评级,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ESG数据库,核心目的是让金融机构高效了解上市公司ESG绩效,并将之纳入投资决策考量,从而使得“资本向善”不仅仅停留在口号上。

商道融绿开展ESG评级并非平地起高楼,在郭沛源长期专注研究和跟踪之下,2009年尽管市场尚未成熟,商道纵横内部便成立了ESG投资研究团队,与海外评级机构和养老金等投资者交流合作,分享前沿洞察和实践。

MSCI、晨星这些国际机构,二十多年间经过并购与发展逐渐成熟,不仅有一套专业化的ESG评级方法,还形成市场化、产品化的运作模式。与此类机构的交流合作,有助于为本土ESG评级市场孕育开启思路。

做好基础设施

市场发展程度、法律法规建设、社会文化背景毕竟不同,海外评级逻辑和方法经验不可能照搬,商道融绿致力于形成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ESG评价体系(商道融绿ESG评级方法论)。

商道融绿的ESG评级框架包括14个核心议题,近200个ESG指标;对象覆盖全部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港股通中的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主要的债券发行主体。

考虑不同可持续发展议题对于不同行业稳健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商道融绿设立了51个行业模型,模型内包括该行业的ESG指标和差异权重。

例如,在采矿业,设置了采区回采、生态修复措施指标;在农林牧渔业,设置可持续农(渔)业、珍稀动物使用指标。对于一些通用的指标,涉及不同行业,权重也有所不同。比如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权重设置,化工行业要大于金融行业。

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现阶段发展特点,商道融绿设置了绿色信贷比例、支持乡村振兴、参与碳市场情况等指标,这是不同于海外评级体系的中国特色。

随着国内外对生物多样性议题的关注,评级团队开始研究自然资本对不同行业的影响,通过增加或者调整指标权重,以及时发现潜在生态风险。

郭沛源认为,ESG评级数据是ESG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服务对象是投资者,首要任务是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商道融绿的评价逻辑、体系、操作坚持以此为出发点,保障评级的严谨性、专业性和严肃性。

商道融绿ESG评级分数的构成

商道融绿ESG评级分数的构成

在风浪中前行

这两年,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全球责任投资增速放缓,美国两党之争下“反ESG”声音甚嚣尘上,市场对ESG评级和投资的质疑有所增加,甚至有人批评ESG成了企业的“文案写作大赛”。

对此郭沛源在自己的公众号撰写系列文章回应质疑,也坦率地分析了ESG评级存在的评分体系不够合理、行业差异无法凸显、无法全面呈现企业的正负面影响等问题。

他强调:“ESG评级不完美却不可或缺——但这也不能作为ESG评级机构不求进取的借口。”商道融绿ESG评级产品仍在不断演进,例如为了突出企业对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在产品管理议题之下增加了“友好型产品”指标。

为了满足金融机构对应对气候变化数据的旺盛需求,商道融绿近一步开发了“PANDA碳中和数据库”,搭建了碳测算与气候风险分析平台,以估算企业和投资机构资产组合的碳排放数据,并评估企业和投资机构在气候变化中面临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

商道融绿PANDA碳中和数据库

商道融绿PANDA碳中和数据库

郭沛源认为,在各种不确定性之中,非财务因素之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回报的影响是确定的,绿色低碳(零碳)转型的方向是确定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尤其是碳信息披露是确定的。因此,零碳转型、信息披露、ESG评级等仍是未来中国ESG发展的关键。

ESG评级体系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可视为一种成长的烦恼,它的价值无可取代,它的问题也不应忽视。国内金融机构对ESG评级数据的运用刚起步,还有巨大的创新空间,郭沛源建议金融机构重视ESG评级数据的量化价值,同时也要认识到评级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实践、试错和迭代,找到适应自己的运用方式。

对于被评价的企业而言,他认为企业一是需要把评级视为提升自身ESG绩效的一项工具;二是做好信息披露,提升数据的质量;第三找到符合自身经营特色实践ESG的有效路径。

构建发现“美”的市场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社会福祉的最大化,而不是制造出更多的巨富商贾,但在现实世界中,能够发现‘利’的市场处处皆是,善于发现‘美’的市场却难觅踪影。”

十多年前,在《信息披露构建发现“美”的市场》一文,郭沛源强调要为市场注入人性关怀,建立“公众-消费者-企业-投资者”的良性传导机制的必要性。

如今,中国已逐步构建起覆盖信贷、证券、保险、基金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绿色金融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之一。

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三大交易所近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标准化正加快推进。

在企业实践端,根据商道融绿《2023年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数据,A股484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739家上市公司ESG评级在B级及以上,比上年增加40%,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提升ESG绩效。

如何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更多人的福祉和利益,中国市场的探索仍在继续。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