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博士说丨庄孔韶:我提倡“不浪费的人类学”
我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类学者都要介入社会治理。官员系统的社会治理和学者的研究发现应该找到连接的通道,这理应是一个学习和知识的系统。我们以前做过公共卫生的项目,找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原理和路径,但行政和学术的思路有时并不一致,需要不断协调,人类学叫调适。
责任编辑:钱昊平
博士档案
庄孔韶,新中国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
1946年12月生于北京;
1984年-198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攻读(人类学)博士学位;
1989年-1992年,在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完成博士后研究;
1994年-1998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1998年-2003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3年-201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创建人类学研究所;2010 年,任浙江大学恒逸讲座教授,复建人类学研究所并创办《人类学研究》杂志;
2018 年,任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和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
现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人类学家一辈子会跑很多地方。因此同行们一见面并不是问‘你去过哪儿’,而是说,‘你还有哪儿没去过’。”庄孔韶年轻时写下的这段话,成为他在旅途中生活的预言。
庄孔韶身材高挑、温文尔雅,77岁仍保持着超乎常人的旺盛精力,2023年9月在云南大学开学术讲座并和研究生踢足球,10月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画室创作,11月在上海发表《绘画人类学的兴起》演讲并接受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他出身不凡,其家族是被誉为“中国科举第一家族”的“常州庄氏”,在清朝曾出了90 名举人、29 位进士,11 位入翰林院。
受益于家学传统,即便是动荡的“文革”期间,他也没有停止学习。一边当中学老师,一边在家中接受父亲关于生物进化论和人类早期知识的辅导,每周到世交的俄人后裔家中学习俄文。
1978年研究生考试恢复,庄孔韶考进中央民族大学。成为人类学的门徒后,他追随前辈,独自踏上田野调查之路。出入滇南边陲的原始密林,于怒江大峡谷险峻处行走,他深知人类学研究需付出的代价,随身带蛇药、碘酒和黄连素,从虫咬溃脓到雨季攀爬涉水,只要有奇遇和新的学术发现,“想起险境,人类学家便不足为奇”。
1984年,他考取了人类学学者林耀华的博士生,从云南山地民族家族公社转入福建汉人的宗族研究,回访林耀华描述的金翼之家,书写了《金翼》的学术续本《银翅》。有学者称其为“在 1980年代开启了中国经典田野点的回访之风,将中国问题放在千年时间轴里加以思考,形成了中国人类学的回访潮”。
庄孔韶很少主观给学生命题,而善于在考察学生知识结构与擅长的基础上编织出适合个人的发展路径。三十余年来,他提倡“不浪费的人类学”,其团队成员不局限于人类学背景出身,而是吸纳了有文学、绘画、戏剧、传媒、医学等不同背景的成员。他喜欢和年轻人待在一起,拍纪录片、“玩”诗“玩”画,设计交叉学科研究实验。
很重要的是,有学生直言,一代代学生“凡经先生指引,一生无论顺逆,都始终把人类学作为志业”。
2023年11月23日,庄孔韶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人类学”,曾被回避的称谓
南方周末:听说你家的老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