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风格交给观众

“开放式结局会引发大家的思考,可能会有更好的口碑,但我希望《热搜》 没有多义性,绝对胜利只有到了顶才能把力量传递出去”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杨静茹

(受访者提供/图)

导演忻钰坤今年39岁,看上去和2018年《暴裂无声》上映受访时面貌差别不大,白净,体格偏瘦,轻声细语。拍《暴裂无声》时他胖过一阵,之后减肥三十多斤,保持到现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快要成型的创作搁浅,他免疫力下降,大病一场,只能躺着,什么都干不了,反而无可焦虑,意识到这个行业拼的是身体。

疫情中他养成了徒步的习惯,能让他向内自问,把脑袋从紧张的思维里拯救出来。

2023年12月1日《热搜》上映,是忻钰坤上院线的第三部导演作品,距离他的处女作《心迷宫》(2014)上映过去了九年。

拍电影前,忻钰坤从内蒙古去西安上过电影培训学院,当过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旁听生,拍过栏目剧、宣传片,又去北京电影学院上了一年摄影进修班。处女作融资一波三折,成本共170万,演员大部分来自地方剧团。他以精巧的非线性叙事,讲述了村里一口棺材在几家辗转的悬疑故事。电影先是在FIRST影展拿了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口碑、奖项双丰收,又在院线取得了1000万元票房。

《心迷宫》事儿不大,但悬疑、好看,让他在之后近十年里,成为青年导演以小成本突围的成功范本,后续出现不少以非线性叙事拍边缘人的模仿之作。

很多橄榄枝向忻钰坤抛来,大IP,高投资。他选择拍出自己先于《心迷宫》写的剧本《暴裂无声》:寻找孩子的矿工、做过“脏活”的律师、手里有人命的煤老板三条人物动线并行,不乏暴力场面,最后他们在灰黄的山林里交汇,故事结束在底层的痛苦、失语中。超过5400万元的票房成绩,让忻钰坤被视为在自我表达的青年导演中“几乎摸到了当今市场的上限”。

《心迷宫》(2014)

“《心迷宫》是在特别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拍摄;《暴裂无声》是他第一次拍规模以上的电影,摄制组建制比较完善,他第一次面对全员职业演员,成本也不高,刚够把这点活儿给干下来,导演的工作程序和他的个人表达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到《热搜》,是他从小孩到大人的成长,他考虑的事情更行业化,从演员班底、故事尺度、到上映时的市场状况,他身处的位置、视野的全面性已经不一样了。”担任了《心迷宫》《热搜》监制、《暴裂无声》文学策划的电影人、学者王红卫说。

《热搜》有三位署名编剧,其中并没有忻钰坤。曾经,忻钰坤特别想写一个媒体人挖掘真相、对抗阻力的故事,但怎么让当下的观众有代入感?他起了很多头,没写出来。

2021年初,《热搜》的原始剧本递到他手上,主角是自媒体人。把他没成型的想法用自媒体人的身份来写,好像对了。

青年导演在成为职业导演的路上,或早或晚都要面临这一挑战,怎么把别人的剧本按自己的审美拍好?很多青年导演水土不服。“让我们行业感觉,你只能拍你自己想写的,其他你都动不了。”王红卫分析,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