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基金”陷阱

“投资1000 美元,保证平均收益300%,如果以利滚利,30个月后,1000美元将变成 40万元人民币。”一只名为“瑞士共同基金”自去年6 月登陆中国,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对其追捧。

■非法证券系列报道
证券市场牛气冲天,地下基金也纷纷粉墨登场,妄图鱼目混珠。在层层加码的高额回报的诱饵背后,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当金融市场上各种基金热销之时,另一些“地下基金”也悄然流行。“门槛低、收益高,风险小”是这些基金的共同特点,当投资者认为自己找到了通向财富的神奇之路时,却已经走进了一个个圈套。


会赚钱的“鸡”
    两个月前,北京的张英女士总是一早上网刷新她的账户记录。“这是我每天最大的乐趣了,看到账户上的数字在往上跳,心里别提多美了。”她说。
    之前,由同事介绍,张英花3200元在网上购买了一只来自美国的“麦肯基金”,第二天就有120元的进账,之后每天都有钱进账。她和老公亲昵地把投资基金叫做养“鸡”,把“鸡”赚来的钱叫做“米”。
    每天数着“米”,张英感到天上掉了馅饼,这个馅饼就来自无国界的互联网。之前, 国内的投资者一般接触不到海外基金,如果想投资外国基金,分享全球的经济增长,只能选择一些银行推出的挂钩外国基金的理财产品,间接地进行投资。互联网上的“麦肯基金”,让张英这样的国内居民找到了直接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渠道。
    在投资之前,她还有些犹豫,但看了公司的网页介绍,她的疑虑就已经去了大半。网页上说:“美国麦肯投资集团成立半个世纪以来,已跻身少数卓越的资产管理机构。无论是在全球股票、基金市场当中寻找价值型及成长型的投资机会,亦或是对于创新固定收益型商品的投资研究,麦肯投资集团在投资市场中都处于领导者地位。目前麦肯投资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马蒂奥,不仅在全球28个国家设有研究据点,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对象更超过100个国家,麦肯投资集团同时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之一,企业信誉及经营管理备受肯定。”    
  网页还宣称,投资100美元可以得到200%的收益;投资1000美元可以得到250%的收益;如果投资2000美元就可以得到 300%的收益;如果投资达到3000美元以上可以得到400%的收益。这些诱人的回报承诺,让张英感到财富在向自己招手。
    这个“麦肯”基金让投资人不仅感到收益高得惊人,而且操作也极其简单,投资人只要登录该基金网站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投资情况以及每天的收益情况。如果投资人想把收益变成拿到手的现金,只需要向该基金网站输入一个转账申请,现金很快就会打入投资人的银行账户。对于张英以及其他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巨大诱惑,很快,她就考虑追加投资,并且她把这个基金也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变种“传销”
    当张英开始向亲朋好友推荐“麦肯”的时候,她没有想到自己更深地陷入了一个早已经设计好的陷阱中去。
  如其他眼下正活跃在市场上的“地下基金”一样,“麦肯”的这种销售方式,也带有传销的特点。
    以“麦肯”为例子,推广“麦肯”,投资者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金。例如,推荐1-2人,奖金为新投资额的 10%;推荐 3-5人,为 13%;推荐6 人以上,为15%。此外还有基础红利,按所处的推广层计算,可以层层抽利。按最低的投资金额 2000元计算,投资者如果发展 6个会员加入,每发展一个可以赚取人头费数百元不等。跟传销一样,大多数人也都是从亲戚朋友开始发展的,发展的越多,赚的就越多。
    在 “麦肯基金”的投资达到5000 美元后,投资人可以获得所谓设立“报单中心”的资格,也就是有权再介绍别人认购,发展 “下线 ”成为会员,并可从“下线”的投资额中提取5%作为佣金。
  这样,每个投资人都有自己的“上线 ”,也就是介绍人,所交的钱除了少部分作为上线的提成,绝大多数都通过银行汇款层层上交,至于钱最后汇到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实际上,投资者根本不会关心这个基金依靠什么增值,他们只关心自己账户里的返利有没有增长。同时,他们还会想着怎么拉下线,从而把自己手里的基金转给其他新加入的人,接着换成现金“落袋为安”。
    张英追加了两万元投资,并且介绍了妹妹也去买了一些。很快,她们发现原先熟悉的网站再也打不开了。
    事实上,关闭的不仅是美国“麦肯基金”,还有美国盛财私募基金、美国华尔街私募基金、新加坡泛亚基金有限公司、美国道尔基金、美国麦肯投资集团等等一系列地下基金。此前,一只名为“瑞士共同基金”的海外私募基金,就打着“离岸基金、保本且每个月固定分红 ”的旗号四处招揽投资者。广告异常诱人:“投资1000 美元,保证平均收益300%,如果以利滚利,30个月后,1000美元将变成 40万元人民币。”该基金自去年6 月登陆中国,引起了众多投资者对其追捧。据透露,半年间国内有超过17 万人投资该基金,仅广州就有数千人之多,而各地进入这个基金的资金达到上亿元。然而,经调查后,有关部门怀疑“瑞士共同基金”涉嫌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开始介入调查。在监管部门的严查下,现在这些基金的网站都已经相继关闭。
    3月27日,国家外管局发布消息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对境外投资基金等各类骗局的警惕性,通过合法的境外投资渠道进行理财,有效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事实上,不仅是境外非法基金存在集资风险,随着证券市场日益活跃,冒用国内知名基金名义进行的各种非法证券活动越来越频繁。3月20日,易方达基金公司发布了《对市场上出现冒用我司名义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特别提示》的公告,这是近年国内基金业中首次对冒用基金名义的非法证券活动进行的公开打击。
    易方达基金公司的公告称,针对近期在市场上发现的冒用易方达基金名义进行的非法证券活动,基金公司郑重提醒投资者,易方达基金公司从未面向公众开展代理个股买卖和股票投资咨询业务,也从未与任何机构或个人合作开展上述活动。
    无独有偶,三天之后,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公司网站上贴出了类似内容的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冒用嘉实名义进行的非法证券活动。
    嘉实基金市场部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说,最近有一些投资者打客服电话来向她们反映有人盗用“嘉实基金”名义进行非法募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冒充拥有基金公司投资信息拉拢客户进行委托理财;冒充拥有基金公司投资信息进行股票投资咨询服务;冒用业内影响力大的明星投资总监或者明星基金经理个人名义进行委托理财;在网络、电视等媒体发布基金公司近期大举建仓某某股票的虚假信息。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秘书长钟蓉萨表示:“非法基金大多是以高额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实际上这些高额回报很难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实现。”他提醒投资者合理地、理性地去参与证券市场。
   一位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则向记者表示:“普通投资者千万不要相信这些所谓高收益的投资,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股神巴菲特36年的年收益率只有23.5%,绝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则在近日发出的风险警示称,证监会从没有批准过任何境外基金在中国销售,投资者购买基金要到合法的销售机构,比如基金公司或者银行等代销机构。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