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报告】你可能不知道的“两会”——年度政治“盛宴”细节观察

记者们要求大会新闻官拉一些部长过来,新闻官说自己大多也不认识,于是便有同行自告奋勇,被允许后,进入红线内成为临时新闻官,财政部长、证监会主席、银监会主席等都被他一一认出。

责任编辑:郭力

■编者按开了几十年的全国“两会”,依然“新鲜”。本报记者写下这篇手记,带您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走进小组讨论会,再到代表委员的饭桌、酒店,看看代表委员们辛苦地参政议政、审议报告之余,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和中央领导们聊什么,怎么应付记者的围追堵截……

大会堂内外

大会堂北门的部长围堵情况同样激烈,被围上的部长几乎都是里外三层,不时有新加入的同行问,“里面是谁?”我曾经碰到一个外国记者也这样大声用汉语问。

从人民大会堂外到人民大会堂内,一个报道全国“两会”的记者,所要经过的检查是——7道。

从大会堂西侧的警卫线开始,就是持续不断的证件检查。这包括警察、武警、解放军、穿黑外套的安保人员、安检门和最后的一道人工安检。

从大会堂西侧往东侧走,车和人越来越多。各省代表团的车停在天安门广场。再往里,大会堂东侧的道路上停的则是前来旁听的各国使馆人员的车。而在最靠近大会堂的栏杆之内,则是警察、武警、国安等警卫车辆。

今年“两会”的日子并不算冷。我记得2007年的3月5日,天气极冷。以至于一位男记者在大会堂北门外围堵当时的外交部长李肇星时,冻得说话直哆嗦,李肇星帮他揉了揉冻僵的脸。

每年全国人大会议开幕,都会有记者围堵的盛况。围堵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大会堂的东门外,这是人大代表进入的门,围堵的主要是各地地方高官;另一个是大会堂北门,围堵由此进入的列席会议的各部长。

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3月5日早晨进入大会堂时就被围堵了一次,上午开幕式会毕走出大会堂时又被围堵。围堵者多为外媒记者,所问的大多和达赖有关。

对于媒体来说,这些围堵是提问重要人物重要问题的重要时机。3月3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李鹏之女李小琳也被围堵,李小琳说,自己的父亲每天坚持写日记,并将继续出书。今年在东门被重点关注的还有山西省省长王君,这位省长主动拉记者一起合影,但对提问就笑言婉拒了。

大会堂北门的部长围堵情况同样激烈,被围上的部长几乎都是里外三层,不时有新加入的同行问,“里面是谁?”我曾经碰到一个外国记者也这样大声用汉语问。

央行行长周小川、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等,都是重点对象,问题大多和“4万亿”有关。而部长们普遍低调,一个个疾走入场。

一进入北门,记者们就被红线拦住了,只能隔空喊话。记者们要求大会新闻官拉一些部长过来,新闻官说自己大多也不认识,于是便有同行自告奋勇,被允许后,进入红线内成为临时新闻官,财政部长、证监会主席、银监会主席等都被他一一认出。

进入大会堂的代表们,大都在一楼大厅休息。因为有茶水提供,这里也被记者称为“大茶馆”。

3月5日上午9点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一些港台记者在三楼用望远镜观察,每年在大会主席台上的高级官员的举动,都会被媒体详细记录,包 括喝没喝水,跟谁交谈,领带颜色等等。今年港媒就注意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都是含蓄的蓝色领带,而非惯常的红色。

会场上总理温家宝在作报告,会场外的各个厅内,政协委员们在通过电视收看报告实况。总有一些委员,坐在二楼大厅内喝茶,场面很热闹,记者们要么穿梭采访政协委员,要么在一楼围堵出会场上洗手间的人大代表。

总理报告结束后,人大代表们从会场出来返回驻地,这又是一场围堵。今年的新情况是,财经高官回答多谨慎,尤其是被问到经济形势何时转暖;而解放军代表团的代表们讲话都很大胆,诸如中国“有能力自主建造航母”。

中央的鼓励、寒暄与批评

除了李源潮取自助餐时众人谦让在后外,吃饭期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