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如何塑造中产日常生活
多年来,学者张珺目睹不少人在买车方面受到的“同辈压力”,汽车不仅成为他们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必要出行工具,同时成为他们传递财富、地位或身份认同的媒介。
私家车的普及表明,虽然轿车仍是确认个人成就和向上流动的标志,但人们对于拥有轿车的愿望不应简单地解释为“工具性的,目的是获得社会地位”。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购车考量中都很看重家庭需求,只不过在表述上很不一样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周建平
从香港城市大学到张珺居住的港岛大约十公里。在每天的通勤路上,香港城市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系助理教授张珺选择坐四十分钟左右的地铁,尽管她曾做过长达十年的私家车研究。2023年出版的《驶向现代性:私家车与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一书是她当年的研究成果。她以私家车为切入点,探究新世纪以来汽车消费从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观念转变过程中,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生于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中产人士在社会转型期的生命经验。
人们对汽车的理解随时代发生着变化——1990年代,汽车不仅代表着移动上的便利和自由,也承载着消费者对现代化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现在,交通拥堵却成为了城市生活的常态。在张珺看来,一个以汽车为中心的“机动车体制”已然在中国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形塑中产阶级对具体生活的理解。
实际上,私家车在中国只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汽车虽于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但在1970年代末以前,政府禁止私人拥有私家车。直到1990年代,私家车才逐渐从公务用品转变为消费品。到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私家车的普及和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崛起相伴。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轿车市场。
2004年,张珺和朋友在德国自驾旅行了一个月,德国人开车的习惯让她感觉很有趣:为什么德国产的车方向盘会很重,为什么德国会有不限速的高速公路?这其中包含着德国人对“速度”的理解:只有方向盘重,车才能开得快,因为开上高速后,方向盘很容易不受控制。
那么,中国人开车的习惯是怎样的,这些习惯指向了怎样的文化想象和社会观念?开车的习惯如何与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生活空间相互关联?这些好奇是张珺把博士论文选题范围定在中国私家车的动机之一。
出生在广州的她,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私家车从严禁个人所有的公务用品,逐渐转变为中产的日常消费品。从2006到2017年,张珺每年夏天都会回到珠三角地区跟进研究。张珺刚开始田野调查时,许多相熟的受访者渴望买车,其中有些是大学生,考驾照只是为了在简历中增添一笔。那时,张珺能盘点出市面上所有流行的车型,并且给出大致价格,“毕竟,车型总共只有寥寥几种,屈指可数。”从2010年开始,张珺的受访者中不少人成为车主,他们往往是自己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