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花园城市,非一日建成
拆除还是保留,对于城市更新来说永远是两难问题。新加坡为什么能游刃有余,这趟疫情之后第一次出国行就来寻找下历史根源。
整个新加坡就像若干组屋片区的集合,每个组屋片区又是新加坡的迷你版。公共住房成为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压舱石,商品化的公寓即使被炒至高价,大部分新加坡人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杨嘉敏
对外人来说,新加坡一直是那个花园城市的样板,整洁、有序、完善,甚至有些一成不变,但对于强势而相信顶层设计的新加坡政府,面对有限的土地和蓬勃的经济,永远有着推进城市更新的十足动力。
城市更新的概念在每座具体的城市又不一样。以我居住的北京为例,城市更新意味着把人流重新吸引回老旧片区,通过商业手段和重新设计,提升老旧片区的风貌,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空间。
新加坡的城市更新则永远在解决地少人多的问题,居者有其屋、提升土地经济价值、在水泥森林和绿色城市间取得平衡……新加坡政府一直做着“既要、又要、还要”的千古难题,也正是在这种历练中,新加坡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城市更新策略和方法。在众多考量中,“居者有其屋”又是重中之重,新加坡华人治国,很难讲这种观念没有受到儒家影响,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论从国家发展还是社会安定层面,国父李光耀都认为这是新加坡的核心问题。
经过近60年发展,新加坡形成了从政府组屋(HDB)到私人公寓的多层次住房体系,抓住了这个主线,就抓住了新加坡城市更新的脉络。疫情之后第一次出境选择来新加坡探望老友,吃吃喝喝固然愉快,但因住在中峇鲁区,得以窥见新加坡城市更新史的一角,或许更为有趣。
拆除还是保留?
朋友带我参观他在新加坡住了8年的公寓,“130平,因为新加坡一般说的是居住面积,所以比国内的130平要显得大。”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房改轰轰烈烈,人们从对商品房这一概念一无所知到三句话不离房价,只用了二十多年,即使出了国,当地房市通常也是最先聊到的话题。
这间公寓所在的小区比较特殊,虽然坐落在新加坡核心的中峇鲁区,但价格不贵,同等价格只能租到旁边新公寓三分之二的面积,而且容积率低,院子里有很多被闲置的空间,很不像新加坡人的做派。“因为这里是新加坡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公寓楼,房龄比较大,当时新加坡全国的开发程度还没有这么高,对土地的使用没有今天这么计较”,朋友替我解惑,“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喜欢这里的宽敞。”
新加坡政府一直想收回这块地皮重新开发,由于地理位置优渥,很多实力雄厚的地产公司对此地觊觎已久,回收成本固然高昂,但重新开发成高密度社区带来的丰厚利润依然诱人。不过根据新加坡法律,回收土地需要得到社区80%以上业主的同意,显然,这里的回收方案正在博弈之中。
新加坡的地契只有99年,而且政府非常强势,99年后是续期还是收回,都由政府说了算,如果选择收回,新加坡政府会按市价回购房屋。不过新加坡人一般没有回迁需求,因为国家小,公共交通又发达,住在哪里通勤成本都不会提升太多,大部分人都很高兴拿钱走人,去选择更新更现代化的小区;如果没到99年,八成以上的居民同意回收,政府也不会遇到太多阻力。这些条件缺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