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成为爸爸:纪录片《坏爸爸,好爸爸》里的五个父亲样本

“只有自己真正感悟了才能够成为爸爸,否则你对于这个角色其实没有太强烈的认同感。很多孩子已经成年了,他还不是特别明白什么叫做父爱。”

责任编辑:李慕琰

陈博士担忧儿子会有身份认同的问题,策划了一场寻根之旅。(受访者供图/图)

网络语中流行“丧偶式婚姻”的说法,指的是婚姻生活形同丧偶,在某些方面源自年轻一代对上一辈婚姻的观察。矛头所指,其实更多的还是传统父亲在育儿和家庭生活中缺失的问题。

张晗是《坏爸爸,好爸爸》总导演。印象中,小时候她经常在铁路旁拉着姥姥的手,望着疾驰的火车,等待父亲归来。她的父亲传统、沉默,工作繁忙,来不及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甚至没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据她观察,身边很多同龄人,尤其是男性,与父亲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

几年前,张晗结婚生子,身份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妈妈之前,我得先成为我自己。”她希望能拿出一部分时间完成自己的事情,保持住“自我”的身份。但这是一件艰难的事,相较之下,男性似乎少有“成为父亲”和“成为自己”之间的困惑。

孩子刚出生时,张晗与丈夫经常爆发争吵,孩子出生前后生活的变化、繁重的育儿压力令她不得不去重新开始思考: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

“我的初衷是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当爸爸的。”张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4个月的时间,张晗和团队调研了一百多个家庭,他们去了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家庭中,看看都市里的父亲如何育儿;他们还去了大理,这个被称为新教育的“模范基地”,那里有“离经叛道”的父亲们,“父亲究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承担的角色是什么?”

参与到家庭中的父亲远比想象得多,他们最终拍下了五位父亲的故事,有传统的父亲和先锋的父亲,严厉的父亲和温柔的父亲,富有的父亲和拮据的父亲。他们参与到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有的正在学步,有的还是少年,有的即将成年。相似的是,父亲们活得非常同步,都在享受父亲的角色。

“当父亲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育儿过程中,这种角色感就会越来越强烈。当逐渐建立起父亲角色的时候,他可能就会遇到跟妈妈同样的问题,这时他才要去抉择,‘我’和‘成为爸爸’的一种平衡。”张晗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纪录片《坏爸爸,好爸爸》播出后,后台数据显示,70%的受众是30-40岁的女性。

九个月才产生父爱的感觉   

张晗原本打算在大理寻找那些倡导新教育的父母。大理近些年容纳了很多来自大都市的中产父母,他们厌恶“鸡娃”,希望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大理这个地方,有各种各样的幼儿园,”张晗形容说,“一到寒暑假,人全部爆满,城市没有山可以爬,没有土可以滚,我就去大理。”

分集导演谢博云在大理父母们的口中得知了京荆一家。她见过许多从大城市搬来的父母仍居住在大理城区的高档住宅中,并没有彻底放下都市生活,而京荆一家则义无反顾进山生活。山里通讯信号微弱,京荆带着孩子在山里玩耍,到了饭点,妻子筷子拿着对讲机喊他们回家吃饭。

孩子闯入京荆和筷子这对“模范夫妻”的城市生活后,家庭面临崩溃和瓦解。筷子的产后抑郁情绪强烈,家中的一切令她不适。在纪录片中,筷子坦率地说,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她和孩子并没有那么深的联结,“那种母爱泛滥的感觉是后面才有的”。

京荆则花了足足九个月的时间才产生父爱的感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