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期费德勒球迷的随想碎片丨事关告别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22年我们告别了费德勒,接下来我们也会告别纳达尔,告别德约科维奇。也许时间终会将一切压扁打薄,把最耀眼的明星变成先贤祠里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名字。 (人民视觉/图)

2008年之前我当过好几年费德勒的球迷,原因很简单:你不可能不是他的球迷。他的打法太好看,太行云流水了,如果说今日的阿尔卡拉斯是脚踩风火轮,当年的费德勒就是凌波微步,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从外媒上学到的形容他步伐的一个词:effortless,毫不费力的,与生俱来的。当然我也知道这多半是鬼话,许多人已经忘了,在2003年登顶温布尔登之前,费德勒有过被嘲笑被质疑的三年,而且那时他还算个胖子。等他成了世界第一,人们就开始用天才来解释一切,就像《运动基因》一书里说的,人们直观地以为,费德勒这样的顶级选手拥有更快速的反射天赋(aka,“与生俱来”),所以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应对球的运动,所以,在费德勒的眼中,那个小小的网球一定显得很大,且飞得很慢吧?实际上,最好的运动员的反应时间和路人差别不大,都是0.2秒左右,这么短的时间,对时速200公里的网球怎么说也是远远不够的。这些顶级运动员比其他人真正强在,他们知道如何感知比赛,而不是靠原始的快速反应能力,他们可以从对手躯干的细微移动中来识别球将到达自己的正手还是反手,而一般选手只能等着观察对手球拍的移动,浪费了宝贵的反应时间。这种感知能力取决于你头脑中数据库的大小,而“这是一个只能通过艰苦训练才能建立的数据库”。

现在想起来,告别费德勒应该是2007年的法网,我窝在康定一个小旅馆里,一边忧心川藏南线前路未卜,一边无望地看着费德勒连续第三年败给小他5岁的纳达尔,默默告诉自己,再不看这种虐心的比赛了。竞技体育还是要赢啊,我们总是容易忘记这一点。“赢”让我们看见一个运动员或者一支运动队,“赢”让我们喜欢上他们,并且持续喜欢着他们,我们由此发掘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