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遗泽“天府之国”的,不只是都江堰
除了都江堰,李冰在治蜀期间还兴修多个水利工程,特别是在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高景关,通过“导洛通山”解决了沱江水患,其中“导洛”修建的朱李火堰(又名洛口堰),与都江堰一道,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自此从桀骜不驯的“祸水”变成造福成都平原的幸福之水,共同成为“天下粮仓”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保障
晚年李冰仍忙碌着沱江治水,因劳累过度倒在什邡之野,哀葬于章山之上……
朱李火堰,成为李冰的生命绝唱。
杜甫有诗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提起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人们自然想到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堪称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罕见奇迹的都江堰。2200多年前,这个兼有防洪、灌溉等功能于一体至今仍在发挥巨大作用的最古老水利工程建成,蜀地从此成为鱼米之乡,“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除了岷江水系的都江堰,李冰在治蜀期间还兴修了多个水利工程,特别是在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镇高景关,通过“导洛通山”解决了沱江水患,其中“导洛”修建的朱李火堰(又名洛口堰),与都江堰一道,造就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岷江沱江两大水系自此从桀骜不驯的“祸水”变成造福成都平原的幸福之水,共同成为“天下粮仓”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的保障。
晚年李冰仍忙碌着沱江治水,因劳累过度倒在什邡之野,哀葬于章山之上……
朱李火堰,成为李冰的生命绝唱。
7月22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朱李火堰遗址授牌仪式在什邡市举行,朱李火堰的保护利用与李冰文化传承从此掀开崭新一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四川盆地素有“泽国”“赤盆”之称,自古以来古蜀地非旱即涝,灾害频发。长江上游两大支流岷江、沱江环绕成都平原,祸福相依。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万物以水为生。古人深谙其道,只有治理好了岷江、沱江,才能真正根除成都平原水患、成就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才能真正实现富民兴蜀安邦。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前235年),是秦国灭古蜀王国之后第三任蜀郡太守,是战国时代有特殊功绩和众多建树的地方首领。他知天文识地理,注重实地考察,在任约四十年,约有三十年时间在蜀地开展大规模治水,为中华水利发展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据《华阳国志》记载:“(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雒,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详细记述了李冰疏导治理洛水,使洛水顺利出瀑口经什邡、广汉,与毗河相汇入新都大渡(今金堂赵渡)的情形。
据地方史料记载,朱李火堰尚未完工,李冰就因积劳成疾、累死在治水工地上。出师未捷身先死,朱李火堰因此成为李冰的生命绝唱。
2200多年来,朱李火堰与都江堰一样经历了大自然风云雷雨的一次次考验,至今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
据统计,今天的朱李火堰不仅保障了什邡市湔氐镇、洛水镇、师古镇和南泉镇10多万亩的粮田灌溉,约占什邡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还辐射了石亭江沿线的绵竹、旌阳、广汉和金堂,当地粮食生产也因此旱涝保收。
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表示,李冰治水不仅仅推动了当时蜀地农业经济和内外交通的高度发展,更表现在对后世蜀地治水的影响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处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价值引领上。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折射出的“道法自然”的科学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无疑可以为当今世界治理洪灾和旱灾提供历史智慧。
李冰为何到什邡治水
踏上高景关,高高的关隘一头牵着湿润的成都平原,一头倚靠着干旱的青藏高原。这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
远远望去,高景关绝壁千仞,与对面的云盖山左右对峙,形如一道雄关铁门——“瀑口”。瀑口的山形地貌,酷似都江堰内江的宝瓶口,那滔滔奔流的洛水,进入瀑口飞流直下,分别注入朱堰、李堰和火堰,水势渐弱,缓缓地流向平原地带,流向万顷田畴,流向金堂赵家渡汇入沱江。
有学者说,什邡可以称之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标本,高景关则是这个标本最好的注解。
李冰为何到什邡治水?为何要导洛通山?这要从什邡悠久历史和沱江水患中去寻找答案。
什邡市委常委、市文化传承领导小组组长何泽新介绍说,什邡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有着5000年文化史和2300年建县史,是古蜀文明的起源地、传承地和终结地之一。域内发现有成都平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桂圆桥遗址。境内分布的60余个古蜀文化遗址与三星堆文化同根共源一脉相承,是三星堆文化腹地。战国时期宏大的船棺墓群显示了古蜀文明的最后辉煌。
当时的什邡已成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一个小方国。到了公元前316年,秦国灭掉蜀国,设置蜀郡,什邡随之成为秦国属县,受蜀郡守管辖。到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雍齿为什方侯,什邡成为四川首先封侯的地区,足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
据《华阳国志》《蜀中名胜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从九顶山倾泻而下的洛水(沱江上游),时常给什邡、广汉一带造成田园冲毁、人畜死亡的惨痛灾难。上世纪30年代的叠溪大地震持续波及,曾让这个县衙所在地夷为平地,导致数千人伤亡。
“李冰和蜀地民众知道,沱江水系特别是沱江上游的洛水比岷江更为凶猛,所以他才发出了‘忧沱江’之叹。”什邡市洛水镇党委书记、镇长廖兴林认为,要治理好蜀地水患,仅仅治理好岷江是不够的。
“都江堰用于岷江流域的治理,只解决了成都平原中南部的水患问题,而中北部的水患主要是沱江水系造成的,最大的变数就是古洛水。”长期研究李冰文化和朱李火堰工程的地方史专家、什邡市政协原副主席郭辉图也有类似看法。
“李冰作为蜀守,发现成都平原是由两大水系构成的,治理岷江及其支流、沱江及其支流,应该同时进行,只不过后期重点放在了什邡。”李钊认为。
发源于川西北大山中的洛水,顺着山谷流出大山进入平原时,必须从狭窄的高景关夺路而出。两山对峙的高景关使得河道急剧收窄,时常堵塞,危及下游。
翻开什邡史料,仔细品味一段段详细记载:李冰采用“火烧水激”方法破解两山相连的高景关,再修鱼嘴,即洛堋(石埂分水岭),东面为外江、主要功能是泄洪,西面为内江、主要功能是灌溉。然后,又在内江上中下段修建朱堰、李堰和火堰……
“李冰所处的那个年代,要靠人力完成这种工程,是十分困难的。”在土生土长的洛水人廖兴林看来,当年的李冰必定是经历了千难万险,在长期的调查分析和实验中才发现了热胀冷缩的爆破原理。而采用“火烧水激”,就能实现对瀑口山体的爆破,然后再用人工梳理打开瀑口,水患才得以解决。
“夏季什邡山区十里不同天,一会儿晴、一会儿大雨倾盆,特别是海拔较高的山区。”廖兴林对李冰“向天借水”的过程尤为感慨。“汛期来临前,组织民众在山洞和山上同时架火烧山,从狮子王峰山下倾泻而来的山洪迅速到达瀑口处,巨大的爆破声响之下,山体轰然倒塌,伟大的通山工程才顺利完成。”
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点
朱李火堰所处的高景关,一块特别的石刻映入眼帘,上方是描红大字:伊莎贝拉·伯德探险遗址。下方刻着:伊莎贝拉·伯德(1831—1904),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第一位女性会员,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旅行家。主要著作《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长江流域旅行记》)。该书记载:1898年4月,伊莎贝拉·伯德经都江堰、彭县到此。
雨过天晴的成都,手捧《长江流域旅行记》,眺望远处的四姑娘雪山,打开泛黄的封面,一页一页走进伊莎贝拉·伯德100多年前眼中的四川:
“成都平原越来越富饶,围绕在农舍边枝叶繁茂的竹子,雪松和柏树也越来越大。到了下午时分,巍峨耸立,白雪皑皑的山峰从北边的云层中显露出来,下方岩石嶙峋,草木茂盛的山坡陡然下降到壮美的平原。到处都有欢腾的流水如同美妙的乐曲一般回响着一位伟人的名字,是他在基督纪元之前就已经将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这里的水源如此充足,因此即便周围地区遭受旱魔的肆虐,而在这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水源保障了成都平原这一方绿洲的肥沃和美丽……当我们夜晚到达石邡县(今什邡市)这座繁忙而悠长的小城时,不得不一家一家地去寻找旅店,却发现都已客满。”
……
伊莎贝拉·伯德离开成都37年后,34岁的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地理学报》发表论文《中国之人口分布》,指出沿“黑龙江瑷珲——云南腾冲”有一条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这条线,把中国分界出两个泾渭分明的区域,东南半壁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却集中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却仅仅居住着全国4%的人口。这条中国人口分界线,一度也成为中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楚河汉界”。而穿越四川境内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就是我们脚下的高景关!
背对伊莎贝拉·伯德到访遗址石刻,郭辉图感慨万千:真是历史的巧合,“胡焕庸线”与伊莎贝拉·伯德在此邂逅!高景关成为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生态、文明的连接点。
朱李火堰灌溉了什邡、绵竹、广汉、新都、金堂等成都平原的部分地区,其功能和地位,并不在都江堰之下。“发源于川西高原的岷江和沱江是长江上游在四川境内的两大水系,都是古蜀文明的发源地,正因为李冰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在沱江修建了朱李火堰,才真正把治水兴蜀融为一体,从此蜀地水旱从人,真正成为了‘天府之国’。虽然都江堰的名气广为流传,但朱李火堰同样重要。”郭辉图非常执着地说。
四川百姓心中的李冰
李冰治水惠泽川西,蜀人尊崇李冰,并在蜀地建有多处纪念和祭祀李冰的寺庙。
大王庙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座,与李冰陵相邻,与都江堰二王庙遥相呼应,是祭祀李冰的重要场所。
沿朱李火堰所在的高景关向南而行,即可到达大王庙和李冰陵,也就是“后城治”和章山冢的今日所在。
踏访章山,只见山下村民正在忙着装运蒜头外运。随口询问李冰故事,大家都可以跟你来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龙门阵。
在四川百姓心中,李冰从未故去,而是羽化登仙,飞升为鹏。
《蜀中名胜记》等诸多史书皆有记载。《古蜀记》云:“李冰功配夏后,升仙在后城治,藏衣冠于章山冢中矣。”
明万历的《大安王庙碑》中亦有语曰:“后至后城山,遇羽衣人谓冰曰:‘公之德入于民深,名注天府久矣,上帝有诏,命予来迎’,遂挟之飞升而去。”传说虽为虚构,但却实实在在地表达了老百姓对李冰的敬仰和不舍之情。
越过小桥,李冰陵蓦然闪现。陵墓两侧有苍松翠柏,陵前则有二溪环抱,伴着墓主度过悠然岁月。
“千古六字诀昭列理川治蜀规臬矩范,一部水利史默垂职事为人懋绩英声”,走进李冰陵区,一副楹联吸引了我,它道尽了“镇水之神”的千古功绩!
李冰陵有999级台阶,我们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李冰石像,其像高8.3米,束发佩冠,长袍宽氅,左手捋须,右腰佩剑,目光刚毅,神情庄重,俯瞰朱李火堰水利工程滋润着百里什邡,阡陌纵横、稻浪滚滚。
“看,前面就是李冰墓!”郭辉图告诉记者,这是李冰的衣冠冢,墓冢周长约30米,中间是一个硕大的土丘,上面常年生长着苍松翠柏。墓碑上用魏碑体刻着“秦蜀郡守李冰墓”七字。墓冢采用了秦汉圆形制式,墓围则以“李冰行迹图”饰之。图上,绘刻着李冰“通济二江”“勇斗江神”“马沿西行”“开凿盐井”“民仰忠魂”的故事,诉说着人们关于李冰的浪漫想象。
只见墓冢前侧,四只护墓石兽分列左右,一为水犀,一为狻貂,一为虬,一为质,皆为水中之物。墓冢后面,三棵高大的酸枣树正迎风摇曳,树上结满了果实。
站在李冰墓前眺望,高景关、朱李火堰尽收眼底。惟愿山河无恙、百姓富足,以慰其平生所付。
章山之下,溪流潺潺,沃野千里。什邡市委书记王洪对李冰治水给成都平原带来的福泽特别是造福什邡百姓有更多的感悟。“李冰是什邡的,也是四川的,但是他更多的是属于中国和世界的!李冰心系苍生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尊重自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已经远超时代、地域、民族、籍贯、信仰。”
参考书目:1、《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史记》(岳麓书社);3、《长江流域旅行记》(四川民族出版社);4、什邡县志(1840-1983,四川大学出版社);5、什邡市志(1984—2000,方志出版社);6、《李冰与什邡》(什邡市社科联、什邡市博物馆联合出品);7、《什邡二千年》(什邡文史资料汇编之十七、十八);8、《蜀王本纪》《蜀中名胜记》等。
网络编辑: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