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世界里的银发玩家

每天吃完晚饭,娟姨就坐到电脑前开始训练,到晚上12点左右,儿子会过来说“不能玩了,太晚了”。

年长者极少将游戏构建为一个社交工具,对于多数老年玩家来说,游戏是应对年龄焦虑的工具。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玩游戏,直播到100岁。”

责任编辑:刘悠翔

“我是老姨,靓仔。”面对游戏队友的询问,娟姨回答。

娟姨经常被误认为是逃课打游戏的小男孩,每当队友让她做完作业再打游戏时,娟姨会告诉对方自己在直播,可以来直播间确认“我不是小孩”。

进直播间后,队友一片欢腾,纷纷表示“我给你点波关注”。

娟姨的ID为“六六的娟姨”,是一名开播勤恳的游戏主播。她出生于1966年,比大多数“同行”年长。在直播中,娟姨通常玩射击类游戏CSGO(《绝对武力:全球攻势》,英文全名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也会尝试各式各样的新游戏,图的就是“好玩”。年过五十之后,娟姨曾经熬夜打游戏,被儿子拔了网线。

据伽马数据《2019中国游戏产业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游戏市场用户规模达到5.54亿人,55岁以上高龄玩家人数可能超过2500万。百度营销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百度游戏用户洞察报告》同样显示,银发族成为线上游戏用户增长核心群体,中老年男性用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0%。

尽管如此,社会对银发玩家还很陌生。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周逵与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何苒苒关注到这个群体,对11组银发网络游戏玩家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进行了半结构化协同访谈观察。访谈分析结果显示,与年轻人相比,年长者对游戏的接纳,从游戏中寻求的价值均呈现出不同特点。年长游戏者更强调游戏的休闲、消解孤独的商品化意义,并回避游戏的社交价值。各年龄段游戏者共同面对的,则是社会对网络游戏的刻板印象。

娟姨直播屏幕外画面。 (资料图/图)

孩子领进门

2020年春节期间,看到妈妈因为疫情长期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娟姨的两个儿子提议:“你要不在家打打游戏?”

他们觉得娟姨太久不运动,很容易老年痴呆,于是教她玩了一款需要观察、动脑和反应能力的游戏——CSGO。娟姨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孩子上初中时,她就经常看到他们在玩射击游戏,也曾经亲手将儿子从网吧的鏖战中抓回家,还看孩子穿过背面写着“反恐精英”(一款射击类游戏名)的衣服,“好大的字,好像是150块钱一件”。

周逵告诉南方周末,其实第一代接触网络的正是80后的父母,是他们购置的网络设备让80后得以在初代网游里叱咤江湖,而从禁止小孩玩游戏到自己开始玩游戏,这个转变和特定空间有关:“想到网吧,会觉得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角落,很脏、有烟味、都是网吧难民。所以他们对游戏的反感可能是对整个空间环境的反感。但是手机平板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星歌 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