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储户被赋红码背后,谁在“码上加码”?

自5月底开始,储户群内有人发郑州车站、河南银保监局等地的场所码照片,建议大家可以扫码登记个人信息,让有关部门认为储户们仍在郑州反映情况,尽快解决无法取款的问题。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储户被赋红码的事件中,相关职能部门明显超出了履行法定职责的范围和限度,侵害了个人信息权益。

早在2020年2月,中央网信办就出台过《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规定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责任编辑:钱昊平

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多名储户被赋“红码”。 (人民视觉/图)

2022年6月12日下午,许强(化名)从北京出发,抵达郑州东站。在扫描车站的到访登记二维码,输入身份证号、姓名等信息后提交后,郑州场所码、豫康码都成了红色。页面的注释栏显示,赋码原因是“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入境人员”。

由于北京仍有中风险区,许强的行程码“带星”。出发前,他还特地向预定的酒店确认了这种情况下可以入住。他疑惑,自己在14天内只到访过全域都为低风险的湖北省,也没出过境,怎么就成了红码的“入境人员”?

他此行的目的,是到河南省银保监局咨询,自己在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600万存款无法提取的问题是否有了解决办法。

自4月18日开始,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出现了取款异常,根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截至5月7日,在储户交流群中,有2900多人登记了各自的存款金额,合计已经超过12亿元。

在被送到集中隔离点——距离火车站约3公里的青龙山庄后,许强遇到了四十多位和自己一样被赋红码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河南省内村镇银行的储户,陷入取不出款的困境。

在南方周末采访的数位储户中,他们并不属于按照防疫规定可赋红码的人群,郑州当地对“红码”储户也没有采取相对应的隔离措施。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看来,相关职能部门明显超出了履行法定职责的范围和限度,侵害了个人信息权益。

“红码”也能离开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或次密接、境外高风险人员、高风险地区驻留人员,在《河南省健康码赋码规则(第二版)》中,可赋红码的对象包括以上几类。

健康码赋红码,也意味着无法自由出行,需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而在许强所处的集中隔离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