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更轻盈 更热爱 | 2022青年力量
▲女足王霜(图片由中兴Axon 40 Ultra拍摄)
她不希望背负那么多东西,不是赢球光荣输球丢脸,是保持原来的轻盈心态,能更好做这份热爱的事情。
当代青年的底色是什么?南方人物周刊携手中兴推出2022年青年力量特别策划,寻找青年榜样力量,致敬勇敢的中国青年。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韩茹雪
编辑/周建平
从脸庞到脖子到手臂,皮肤在衣服连接处形成一道道明显的分界线,靠里的白嫩属于眼前这个爱笑的27岁女孩;靠外的黑亮属于阳光下奔跑穿梭的绿茵场。球员王霜从训练场独自开车前来,她的行程以小时甚至分钟划分,每一天都投入有序的训练计划。
这样或可抵消时间对运动员的残酷——“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就不会恐惧时间的流逝。”王霜直言自己最不喜欢无效社交。训练之外,只喜欢和朋友喝喝茶或咖啡,找个安静的地方聊聊天,平衡赛场带给她的无尽亢奋与激情。
眼下王霜正处于“等待”期。在2022年初女足亚洲杯出战4场、攻入5球、送出3个助攻帮助中国女足夺得冠军后,王霜的下一场大赛尚未到来。除运动生涯的等待期之外,她也在等待自己的康复。伤痛给这位职业运动员带来困扰的同时,也一寸寸磨平年轻人的心性,她正以更平和的心态穿梭在绿茵场上。
故事的开头可能是天才运动员横空出世,但此后经历了留洋惊艳国际足坛的高光与世界杯失败的低谷,这不再是个体或坚韧或抗争的叙事,而是从天才传说走向职业日常,运动员王霜以专业、真实的模样走向球场:她不认为哭是软弱,那是运动员疏解压力的方式;她不是只会踢球其他万事不操心的球员,而是这会儿正为学位论文发愁的学生;她不会片面认为输球是丢脸赢球是荣光,大舞台的片刻背后是不为人知的种种付出……
无关球星与冠军,无关高光与低谷,运动员王霜回到绿茵场,她希望不要背负那么多,能以更轻盈的姿态去追逐自己的热爱。
“把球抢下来”
几个矿泉水瓶依次排开,10米远左右的地方站着一群小孩,盛夏傍晚时分的武汉尽是密不透风的闷热。
汗渐渐湿了孩子们的额头,然后流向脖颈、背脊。滴滴嗒嗒的汗珠像小虫子在运动衣里钻来钻去,一点点侵蚀他们最后的耐心。
十二三岁的小王霜就在其中,她是唯一的女孩儿,正在练足球场上的脚法。刚开始大家准确性都不高,需要通过10脚、20脚、30脚的次数叠加,在一次次枯燥的失败中找感觉。
训练时间有限,从下午放学开始,不多会就要去吃晚饭,然后上晚自习。别的小孩踢够时间或者脚数就走了,只有小王霜不行,“我非得踢中再去吃饭。”
教练心疼,让她走,她更烦,跟教练吵起来,“说不走就不走,你们别管我。”她在那里一直踢,一直跟自己较劲。
“第一次中是碰巧,第二次中也是运气,第三次才是真正的脚法的技能吸收。”这是王霜给自己的解释,练了一年多,后来状态好的时候,她基本踢5脚能中一次。
成年后打国际大赛,踢任意球表现好的时候,有多少是那些踢瓶子的训练促成的呢?无人知晓,王霜自己也说不精确。但她能说清楚的,是每个细节都这么较劲,这也成了绿茵场上胜出的前提。
竞技体育的终点表面上指向奖牌与头衔,纵观体育史,总有人靠运气将它们收入囊中,也总有穷极一生而不得的遗憾,这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观众对其故事性的迷恋,越多的细节、越多的冲突,似乎越能成就一个传奇。
但猎奇从来都不是运动员的视角,王霜更愿意以专业去淡化那些冲突,比如小时候在绿茵场和男孩子的较量。这更显出一种真实的可贵。
她4岁时父母离异,之后和姨父姨母生活,跟着表哥曹国栋一起踢球。她喜欢在球场奔跑、追逐,是那里唯一的女孩。王霜直言,那时大家都是小孩子,身体没有发育成熟,男孩女孩的力量没什么差别,甚至女孩发育得早一些,可能占一些体力的优势。
天才少女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诀窍,绿茵场上的小王霜想法非常简单,“把球抢过来。”
这么能和自己较劲的身影,在绿茵场崭露头角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定。六年级的时候,王霜第一次出远门,从武汉到北京参加国家队的集训。
遗憾的是,比赛中她只上场了最后一分钟,还被教练说是“给面子”。
回望那段历史,王霜没有给出向命运抗争版本的解释,而是说当时她在武汉踢的是5人制的小场地,在北京的比赛中踢11人,并不熟悉后者的战术,贸然上场显然不明智。
但她记得一个细节,那就是教练们会在小本本上记录小运动员们的特点,包括跑动速度、脚法等等,自己几次被教练员鼓励说有潜力。
所谓的坚强与抗争、冲突与不公,不属于王霜的绿茵场,她更愿意把一切归于专业,该怎么训练就怎么训练,信念依旧,“把球抢下来。”
▲王霜(左)在进行体能康复训练(图源:新华社)
“不想那么早放弃”
足球不是个人运动。天才运动员进入集体,如何得到更好的发挥?
王霜的球场偶像是C罗,但外界普遍担心她陷入梅西式的悲剧——效力于俱乐部时表现惊艳,但进入国家队却频频遗憾。
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王霜获得亚洲足球小姐,转会法国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战绩惊艳足坛,这是高光时刻;2019年结束和意大利的比赛后,中国队在世界杯失利,下场后她甚至一度情绪失控,说“我再也不踢球了”,这是低谷时刻。
王霜本人也认可这样的划分,但她直接否认低谷期“将帅失和”的传闻。当时,贾秀全教练执教中国女足,重防守,打造防守反击战术体系;打法小而快的王霜则属于进攻型选手。
留洋一年,她发觉自己得到的提升是个人层面的,不能很好地和国家队的战术融合,甚至有点“跟不上”。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王霜都陷在这样的矛盾中。她回忆,自己找不到目标,每天机械地参加训练,而没有原先在球场上的创造力。直到入选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等待期结束,王霜有了新目标,回到属于她的绿茵场,并在之后重返巅峰——2022年年初女足亚洲杯,王霜出战4场,攻入5球,送出3个助攻,帮助中国女足夺得冠军。
▲在印度孟买举行的2022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夺得冠军(图源:新华社)
这是女足创造历史的新战绩。赛后主教练水庆霞回忆点球淘汰日本女足,提到这样一个插曲:赛前,她让因崴脚缺阵的王霜随队来到比赛场地,佯装热身迷惑对手,“如果王霜不去,对方可能会觉得王霜是不打的,有所准备。我说王霜你去,哪怕你走得慢一点,我们有很多人,有很多设想场景。她去了,我们围着她慢慢走,看不出受伤,对手可能也会为王霜做一些准备,障眼法。”果然,日本队有两个专门的教练盯着王霜看,水庆霞的战术从侧面印证了王霜之于国家队的重要。
鲜花与掌声再次涌来,王霜正在放下属于天才少女的部分,她更是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在“冠军”之外有着清醒的认知判断,坦言当下中国女足要得到改善,首先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早在2019年世界杯失利、天才球员陷入低谷之前,中国女足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就曾被德国队以8比0血洗,而2011年德国世界杯、2012年伦敦奥运会甚至都没有获得参赛资格。
“不是我们不努力,也不是我们这些年没有进步。但是人家的进步太快了!”2019年留洋归来后,王霜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表达自己的担心,“球迷对我们女足现在还是挺包容的。”谈到中国女足的未来,她说,“女足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希望更多人可以持续关注中国女足以及国家队平台以外的热爱踢球的女孩子们,你的关注可能会点燃小女足心中那颗热爱足球的小火苗。”
天才已不是新星,球员王霜27岁了,还有几届世界杯、奥运会可以打?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时,王霜提到她在留洋时认识的一名巴西队友,对方是一名43岁的女球员,还在踢比赛。而国内的女足球员中,王霜了解到目前最晚退役的是32岁。
她希望自己有更长的职业生涯,再创新的战绩。而说到曾经最想要放弃的时候,她认为是2019年世界杯结束后,但想一想,放弃太可惜,凭着对足球的热爱,她又一点点找回了竞技状态。
采访接近尾声,问她最能唤起对足球纯粹热爱的是哪个场景呢?——王霜有那么多国际大赛的经典进球、高光瞬间,在场的人都在好奇她的回答。
她说是小时候,爸爸(姨父,她早已改口称“姨父姨母”为“爸爸妈妈”)有辆摩托车,后座载着她和哥哥,每到周末都去参加校队的比赛。武汉的夏天特别热,像火炉,她和哥哥在赛场踢球,爸爸妈妈在旁边加油助威。打完比赛,家长和教练带着孩子们,找个附近的小馆子,一起吃个饭,不忙的话,晚上大人们就在一起打牌,他们一群小孩子则在教练家里玩。
(感谢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徐梅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Q&A
南方人物周刊:
中国足球(女足)未来发展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觉得哪一点尽快得到改善后,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会更好?
王霜:
我觉得需要去正视自己,包括去正视欧洲和亚洲的其他球队,他们有些的实力是强于我们的。
我们路还很长,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有很多。希望大家胜不骄败不馁,在球场上保持初心,在发展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前进。
▲王霜在比赛后庆祝(图源:新华社)
南方人物周刊:
为什么决定出国踢球?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得到了什么?国内和国外有什么不同?
王霜:
出国踢球是我做过的最勇敢的决定。勇敢是年轻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去考虑后果或者担忧很多,而是勇往直前地去做。
当时决定出国踢球,是我想脱离原来的舒适区,去感受全新的环境和足球氛围,让自己从0开始去适应、去享受。
所有的一切都是从0开始。因为国外的足球发展和中国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从小到大都在集体中生活,一切都有工作人员帮忙处理。在国外,需要独立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仅是训练和比赛任务,还有自己生活上很多琐碎的事情。之前我只要踢球就可以,现在我要完整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这对我来讲也是一种提升,因为之前在国内运动队的那种管理模式下,我什么都不需要操心,只需要把所有专注力放在训练和比赛中。
出国踢球的想法在2013年的时候就有,那年我去韩国踢球,2014年有很多国外的球队给我发了邀请,那时候我也很想去感受欧洲足球的发展环境,包括现在也是这样。13、14年出国的时候我没有和家人或教练团队沟通太多,我爸挺支持我出去的,我妈就会考虑得比较多,觉得在国内发展也挺好的,说起来也是俱乐部环境相对稳定,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出去,哈哈。
我就是想出去看看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想去试一试。
在国外,我才看到欧洲足球、包括法国足球是这样对待女足这些运动员的,回到国内这种差距是明显的。
国外的女足联赛很受人们欢迎,每一场比赛出行都有大巴车接送,分主客场,而且硬件设施也都特别好,是可以承办国际比赛的那种条件,比如草皮和国内的不一样,比如主场的球场可以拥有6万人的观众席。
国内的女足没有自己的足球场,直到现在,2022年。
南方人物周刊:
目前国内的青训体系下,相比男运动员,女运动员是不是面临更严苛的筛选规则和压力?
王霜:
不仅仅是足球,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压力会大一些。
作为女性要承担的责任可能更多一些,比如生养孩子的同时要独立自主、能赚钱养家。
不管是足球还是各个行业,对女性的更高标准的要求和压力,其实都是一样的。
【同题问答】
-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现状。(为什么这样形容自己?)
等待。
等待下一次的比赛和目标,这种等待从亚洲杯回来后已经持续至今。另外是等待
自己的康复,目前我的身体处于康复阶段,希望能尽早达到更好的竞技状态去参加后面的比赛。“等待”在我的竞技生涯中是周期性的,存在于一场比赛到下一次比赛之间。
- 对你父母和他们的成长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们吗?
父母是1969年生人。他们那个年代是比较苦的,那时的收入等各方面条件不如现在好。我挺理解他们的,他们能在那样的时代环境里把我和哥哥培养出来很不容易。
-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
父母对我的影响最大。
因为有父母才有现在的我,那个年代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好,父母培养我和哥哥很辛苦,有他们的照顾和教育才有我现在的成绩。
- 对自己的(未来的)下一代,你有什么期待?
期待他们能够坚强独立,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祖国赢得更多的荣誉。
- 对你所从事领域的前景怎么看?
现在都在提倡全民健身,身边也越来越多的小孩在接触足球,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我希望中国足球能够越来越好。爱足球的人很多,我也相信中国足球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 责任、权利和个人自由,你最看重哪个?
个人自由。
我所说的个人自由,更多是思想方面,是精神层面的自由。足球是很受关注的一项运动,我们作为国字号的球员,代表中国出征比赛,要为祖国赢得更多的荣誉,有一定的压力和责任背负在身上,希望能有精神层面的自由和这种压力做一个调节与平衡,这样对我们球员的个人成长也会有更大的帮助。
有很多球迷朋友关注足球运动,我们在输球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的骂声、责备声,在胜利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掌声和欢呼,我希望大家能够给我们更宽松的环境去发展。
并非简单的进了一个球就争光了,输了一个球就丢脸了,人们只看到了我们在比赛的大舞台中所展现的好与不好,但在平时的日子里,我们所付出的甚至是别人双倍的努力,大家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输球了,就是你不努力,你没有全力以赴去为这项运动付出。并不是这样。我从小踢球,到现在有20年的足球生涯,可以说整个青春和时间都付出在足球上,很多球员也是如此,没有人付出了这么多时间成本却不努力的。只要是足球运动员,他们都是有付出的,也都在努力。这种输赢的残酷本身也是竞技体育残酷的一部分吧。
- 最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哪方面?
无效的社交。
- 现在的你,还有哪些不安和担忧?
如果说到担忧,目前这个时间段是对自己伤病的担忧。
因为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并不是很长,有很多运动员因为伤病终止了职业生涯。对于我来说,我现在27岁了,现阶段更担忧的是自己的伤病恢复。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痊愈,可能会缩短我的足球职业生涯。
结语
青年者,国之魂也。当代青年是热爱者、担当者、坚守者、创造者,更是勇敢者。南方人物周刊携手中兴手机发起2022年青年力量特别策划,寻找54位勇敢的中国青年,倾听他们以“勇敢”为题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