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与导演滕华涛的都市变化观察

十年前,滕华涛可能会更关注城市中的阶层变化和问题,通过具象的物质,比如房子以及房子代表的财富来展现。但如今,他更在意人物内心的变化。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杨静茹

时隔十年,导演滕华涛再次带来都市现实题材剧集《心居》,近期在爱奇艺和两大卫视平台热播,引发广泛讨论。与其十几年前执导的同样围绕“房子”这个具象物体的作品相比,《心居》中的主角们的心态已然不同。在滕华涛看来,房子在如今作为物质财富的象征意义已经弱化,正如剧名所示,人们更在意内心深处的居所——那个可以让人安心的精神港湾。

滕华涛擅长捕捉大众普遍在意的现实议题。除房子外,他还拍摄过讨论“小升初”问题的《瞧这一家子》、呈现婆媳不同观念的《双面胶》、展现80后婚恋状态的《裸婚时代》,也记录了先婚后爱、白头偕老的《王贵与安娜》的故事。在他的作品中,从来不回避当下时代里的尖锐问题:房奴、反腐、职场潜规则、婚姻模式等。

拍完电视剧《浮沉》之后,滕华涛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电影,如果说这十年是他的冒险与尝试,此次拍摄《心居》,则是他再回老阵地的新思考。

阶层展现

2019年,腾讯影业把小说《心居》给到滕华涛时,还是未完成状态,他拿到的是一个只有四分之三内容的打印稿,又等了一段时间,作者滕肖澜完稿,他才看到故事的结尾和最终走向。

关于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滕华涛有自己喜欢的范畴。他更倾向于都市向,有一定的时代特写和观察,并且以小人物为主,能够多层次展现都市人群面貌。滕华涛的剧集大多依托文学作品,2012年拍完《浮沉》后,他一直没看到满足类似要求的小说,这也是他此后十年没再拍电视剧的原因。

直到《心居》出现,他认为找到了他想要的。故事以高知高职高收入的顾清俞和外来者冯晓琴二人在上海置换房子为主线,展现了不同阶层的人在生活中为了自己的目标作出的不同选择。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议题,“都在小说里体现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作者滕肖澜是上海人,而上海也是滕华涛电视剧最重要的拍摄城市。在他看来,展现中国城市三十年左右发展史,上海相对来讲更为典型,更能代表都市化进程。“这些条件都具备的状况下,我选择回来做好久不做的电视剧了。”

久未触碰剧集,滕华涛并未觉得生疏。他还是从原著小说出发,问自己感兴趣的点在哪。他习惯和原作者一起改编剧本。《心居》改编用时一年半,不算慢,“人物和台词都还是维持原貌,滕老师的语言很鲜活。”滕华涛说,“更提炼的东西是,《心居》做的是这十年的一个都市变化观察,层级的相对固化。这个是电视剧比原小说更明确的一个主题。”

说起剧中人物的阶层划分,除了吃穿住行等硬件上的明显区别外,滕华涛认为他们在心理特质上的不同可能更明显。比如演员张颂文扮演的展翔,其代表的一类人在十多年前或者更早,依托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早早完成了物质财富的积累,达成了阶层的跃升。但是在现阶段,他靠“有钱”已经不能完成向更高一步的跨越了,文化或者精神层面的差别是金钱弥补不了的。

十年前,滕华涛可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木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