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传中科院或将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此,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回应网传消息属实。一时间,“知网续订费近千万”“知网涨价是否伤害了科研环境”“知网价格年均涨幅近20%”等迅速演变成热门话题,知网再次被推向舆论中心。
这已是延绵多年的争议话题,此前南方周末曾刊发多篇深度报道和评论,现集纳成专题,希望能厘清是非,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这已是延绵多年的争议话题,此前南方周末曾刊发多篇深度报道和评论,现集纳成专题,希望能厘清是非,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观点回顾
版权之争
-
状告知网垄断:“这么多年竟然没有师生维护合法权益”
在郭兵看来,知网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向个人用户开放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服务,在指定交易对象的时候,也设置了明显不合理的合同条款。 “界定是不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市场怎么界定。事实上,相关市场的界定非常难,在这个领域我们没有权威的统计,也没有官方的统计报告。” -
知网数字版权“做大之路”
在学术领域版权意识薄弱的二十余年里,知网依靠跟期刊编辑部签署合同的方式,获得了期刊论文资源的“第一桶金”。 知网一般会将学位论文稿费打给研究生培养单位,但实际上,由于这笔金额不多,如果学校没有分配给作者,这笔钱只能长期趴在学校账上。 知网的毛利率自2018年至今都稳定在50%以上。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17日《南方周末》) -
“侵权成本很低,付费成本很高”:中国知网侵权纠纷案历时两年落槌
“尽管作者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著作权法的受益者,但著作权法最终、最基本的受益者是公众。奖励作者只是手段,推动公众获取知识才是著作权法希望达成的目的。” -
一直在涨价,永远有人买——中国知网是个什么网
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知网如果停用,论文就没法写了。” -
八旬老教授维权起诉知网,能改变什么?
赵德馨维权成功后,在学术圈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某双一流大学法学院内的不少年轻教师开玩笑说,“大家都去告一告,试一试”。 -
“天临三年”,论文查重有多苦?
2019年“天临元年”起,论文重复率的考核标准从原来的30%降至15%以下。20%以上,要被勒令延迟毕业。 “论文查重几乎已成为一种垄断服务。”2018-2020年,同方知网的毛利率在54-58%之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保持在1.9亿上下。 “写论文尽量不要抄。如果你没抄,用维普、万方查重就可以了,也不用查得太频繁。对照查重检测报告,认真修改,根本不需要花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