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被枷住了,躲无可躲,逃无可逃”:82岁杨本芬笔下的婚姻真相

“上了年纪的人呢,更加不被人家看见。认为他们也老了,根本不需要情感。但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怎么可能咧,一个活活的人。他们还是希望在婚姻里面得到温暖,得到体贴。”

“婚姻确实要运气,在婚姻里头这个惑,我迄今也没能解得了。”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发自:南昌

责任编辑:邢人俨

杨本芬和丈夫章医生于1961年相识、结婚,两人相差7岁。两人合影分别摄于1980年代(上图)和1990年代(下图)。 (受访者供图/图)

杨本芬刚过了82岁生日。从2020年开始,她的作品以每年一本的速度出版,80岁成为一名作家,使她自喻为“露珠”的生命,在晚年闪烁出晶亮光芒。

2001年,杨本芬已从铜鼓县汽车运输公司退休,到南京帮二女儿章红带孩子。在女儿的书架上,她寻到一位男作家写母亲的书,连读三遍,生出创作冲动——“我也有个母亲,我也可以写我的母亲!”

八斤重的手稿,多是她在厨房里写下的。水池、灶台、冰箱填满四平方米的空间,青菜晾在篮子里沥水,灶头炖着肉,杨本芬坐在一张矮凳上,另一张略高的凳子成为她的书桌。

章红帮她把文字录入电脑,命名为《妈妈的回忆录》,贴在天涯社区,画家虫虫读后,将文章推荐给乐府文化总编辑涂志刚,对方只看了一个短章,就有了出版的想法。由此,十几年后,这些帖子变成了杨本芬的第一本书《秋园》。

她在序言中写道:“人到晚年,我却像一趟踏上征途的列车,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推着我轰隆轰隆向前赶去……我就像是用笔赶路,重新走了一遍长长的人生。”

《秋园》书写母亲颠沛流离的一生,《浮木》补全《秋园》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并以大幅笔墨描绘乡邻的离合悲欢。两本书先后入选豆瓣年度读书榜单,《秋园》迄今印刷8.8万册。

2022年2月,杨本芬的第三本书《我本芬芳》出版。这次,她直面自己的婚姻。“我这一辈子走过来,有这么多困惑,就写出来。”杨本芬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对于现在的书名,杨本芬仍有些忐忑,认为有夸耀自己的成分在。她起初想的名字简单直接,就叫《惑》,“婚姻确实要运气,在婚姻里头这个惑,我迄今也没能解得了。”

“性格不合的夫妻,结了筋又和好”

这种困惑始于20岁。借助小说的叙事方式,杨本芬将过往人生经验赋予惠才与吕两位主人公。

惠才就读的中专学校解散后,她揣着兜里仅有的三块钱,从湖南只身前往江西寻求出路。异乡为客,她认识了在县城医院工作的吕。

惠才虽再次得到读书的机会,却在毕业前夕被下放。吕承诺未来供她继续读书,不过他希望先结婚。同是天涯沦落人,惠才自从得知吕和自己相似,出身也不好,便对其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情。他的相貌,也是她喜欢的,俩人可谓一见钟情。可她觉得自己太年轻,还不想结婚,何况他们刚认识两个多月。结婚那天,惠才低头坐在床沿上时,甚至不知吕的年纪多少、性情如何。

“我跑到江西来,就是想读书,再继续考学校,或至少找一份工作,送我弟弟上学,我的家庭就是那么缺钱嘛。刚结婚的时候,我辫子那么长,看到自己要结婚,我气得喽,把辫子都剪掉。我好恨结婚。”回望过早踏入婚姻,杨本芬仍能体会自己当时有多懊恼。

不甘于当“寄生虫”,结婚第二天,惠才就到生产队找了个落脚的地方,开始单独生活,吕则长时间待在单位,每周日晚饭后去看她,坐上一会儿,又回医院。“没有陪我吃过一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XM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