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开市迎财神:市场经济发育后以追求财富为荣,拜关公、商不逾“义”

民间社会在新年期间,讲究对财神的敬奉,尤其是明代以来形成了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习俗。从明代一直到民国直至当下,正月初五传闻为财神生日,多在这一天进行商业开市,除锣鼓爆竹之外,还要以美酒佳肴进行祭祀。一些地区的商家组建有“财神会”,烧香还愿拜财神。中国发达的财神信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商业市场之间的亲近、融合关系。

责任编辑:陈斌

“财神”向大家贺新春。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图)

财神信仰是工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先秦时期有著名富商如王亥、子贡、陶朱公、吕不韦之类,但他们在当时并没有成为财神,因为当时还没有形成普遍的工商业经济崇拜文化。在古代世界范围内来看,儒家学说对于工商业的态度是非常亲善的,孔子称赞弟子子贡是瑚琏之器,孟子主张关市不征,并为市场分工辩护,儒道一体的司马迁则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正面塑造各类素封的形象,这些都为后来财神正面的形象奠定了义理基础。

魏晋时期的成公绥,就首次提出了“钱神”的说法,文中描写了钱的巨大功能,可以达到“宾客辐辏,门常如市”的效果,此后的西晋鲁褒也作有《钱神论》,提出了著名“孔方兄”的说法,以钱的口吻对“贪人”进行讽刺,钱和财富的形象还并不太正面。在魏晋之际,虽然出现了早期的“钱神”,但这一时期的“钱神”还并不是后世充分人格化的“财神爷”形象,并且也不是一般社会上普通民众求富的世俗信仰对象。

真正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