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公益品牌作为方法:当下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和爱

2021年度公益品牌的三大趋势和十大事件,从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到全民热议的公益营销事件,以及公益行业的品牌态度和行动,跨越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部门。我们发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态度:优秀的公益品牌,代表了人类最本真和永恒的追求——一个真善美和爱的世界。

责任编辑:徐凡

2021年,对公益品牌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重要的一年:中央政府部门出台了建设优秀公益品牌的政策和行业标准;公益营销在商业领域越来越受追捧,达到了一个新的热度;而公益慈善行业则越来越意识到,公益品牌是链接公众和社会的重要方法。

公益品牌,本质上来讲,是品牌拥有者和公众的情感联结度,这种联结度越强烈、越持久,品牌影响力则越大。

这种关注度的急剧上升,也许和当下的这个时代有关:自新冠疫情之始,越来越多的危机和变数,使得我们曾经熟悉的一切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和无法把握,当这种脆弱性和不确定性成为常态,温暖和爱成为了人们抵抗当下这个世界的刚需。而优秀的公益品牌,总是能恰到好处地传递出这种善意,可以抚慰人心,让疲惫的精神重新获得力量。

在虎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盘点了2021年度公益品牌的三大趋势和十大事件,从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到全民热议的公益营销事件,以及公益行业的品牌态度和行动,跨越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部门。我们发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态度:优秀的公益品牌,代表了人类最本真和永恒的追求——一个真善美和爱的世界。

趋势一: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已发布,公益品牌将成为推动公益慈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事件1: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其中提出“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8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以慈善为导向的第三次分配,首次被写入国家最高发展纲领文件,并作为国家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慈善公益”随之成为各领域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这可以说是中国公益慈善行业自发展伊始,其社会影响力的峰值时刻。

公益慈善何以在共同富裕中通过第三次分配发挥作用?首先是因为,市场机制作为初次分配,可能带来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以政府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为基础的再分配,主要倾向于普惠和宏观层面的公平,因此面对突发性、特殊性、个性化的救助需求,再分配不一定能做出最迅速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制度安排。而第三次分配,则能较好地弥补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发挥其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更有效地回应特殊人群的需求,作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

需要强调的是,“第三次分配”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十四五”计划中提出来,必然是因为其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间有着清晰的边界。从分配方式来讲,初次分配注重的是效率,再分配注重的是整体公平,而第三次分配注重的是志愿性参与的精神追求。从分配驱动力来讲,初次分配的市场机制是趋利性的,再分配的政府法律法规是强制性的,而以公益慈善为导向的第三次分配,则是来自道德、文化和社会价值层面的内在驱动力。

归根结底,社会力量自愿参与的第三次分配,强调了人们对自身所处社会的主观意愿:我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中?我能够以及我愿意为这样的社会贡献什么样的力量?当这种思考成为趋势,社会的道德体系会得到重塑,其结果不仅能促进物质财富的共同富裕,更是精神财富的共同富裕。

事件2:9月30日,民政部印发《“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民发〔2021〕78号)的通知,对社会组织品牌建设提出专门要求:“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品牌研究,引导社会组织依据章程、业务范围和自身专长优势,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服务,形成更多有竞争力的服务品牌。推动社会组织加强诚信自律建设,贯彻落实诚信承诺制度。支持社会组织建立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加强团体标准建设。”

早在2013年4月,民政部就发布了第一个关于建设公益品牌的通知,《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与服务社会活动的通知》(民函〔2013〕107号),并给出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参考标准》。相较于2013年主要强调机构规范管理的品牌指导性政策,民政部在2021年发布的内容,不仅提高到“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政策高度,而且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并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组织诚信自律建设。

公益慈善行业的诚信,一般被视为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这也决定了“使命优先”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诚信”意味着社会组织的生命力,也是最大的动员力。从上述中央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公益品牌的建设是基于“诚信自律”的要求开展的。毋庸置疑,这是公益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块基石,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我们认为,公益品牌是将诚信自律提升到社会组织机构战略层面的重要方法。对社会组织来说,诚信自律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信息公开层面,也不应该过犹不及,为了追求每一块钱捐赠的具体去向而投入不成比例的人力物力,实际上这也是对慈善资源的一种浪费。社会组织的诚信自律,其本质是公众和社会对其使命和价值观的信赖和认可,即:我认为我所关注和捐助的组织,不仅是诚信的,而且对我所关心的弱势群体和社会议题所开展的服务,是专业和有效的。

这种信赖感和价值感,是构筑社会精神文明的基石。每个社会组织通过公益品牌建设,努力提升机构和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是推动整个公益慈善行业诚信自律的重要方法。

事件3:各地方民政部门印发社会组织品牌的实施方案指导政策,并开展品牌社会组织评选工作。

民政部《“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推动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可见,在规范登记管理等合法合规发展要求之上,对社会组织提出了“高质量发展”这一更高目标,这不仅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方向相呼应,也是“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成为国家基础性制度后将迎来公益慈善行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公益品牌建设无疑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各地都出台了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的实施方案,仅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10月14日,北京市民政局印发《北京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京社委社组发〔2001〕56号),要求:“到2023年……每个社区培育不少于2个‘品牌’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品牌’工程”,“通过典型引领、案例分析、模式总结、事迹宣传等形式,选树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7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沪府办发〔2021〕16号)的通知,要求在养老、扶贫济困、儿童福利事业、农村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培育和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公益品牌项目和品牌机构。

10月18日,广州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穗民〔2021〕193号)的通知,提出“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引导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完善发展规划、加强项目宣传,提高品牌辨识度和社会知名度。到2023年,每个区培育品牌社区社会组织数量和品牌项目数量分别不低于3个”。

同时,各地开展品牌社会组织评选和申报工作,如广州(4月27日)、浙江省(5月13日)、上海(8月6日)等,以及多市县均开展了品牌社会组织评选和申报的工作。品牌社会组织评选通过对品牌基础(党建工作、组织建设、资源支撑)、品牌管理(品牌规划、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和品牌价值(品牌竞争力、品牌延伸力、品牌创新力、品牌引领力、品牌公信力)等三个主要维度展开。

事件4: 12月21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慈善项目品牌建设指南》(T/ZCL 008-2021)团体标准,对慈善项目品牌建设的基本原则、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维护、危机管理、品牌创新、品牌延伸、绩效评估等提出了要求。

《慈善项目品牌建设指南》对公益慈善品牌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和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塑造品牌参考标准》相比,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我们通过与商业品牌的行业标准的比较解读,能更深入地了解慈善品牌标准有别于商业品牌的独特性内涵。

现行的商业品牌行业标准,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12月发布的《品牌评价原则与基础》(GB/T 39654-2020)。该标准开宗明义,指出商业品牌价值是指品牌对公司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持有人的财务权益,术语定义中进一步明确,商业品牌是通过其无形资产而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品牌绩效的评价主要依靠各指标的成本和收益相比之后的财务表现。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最新一版的行业标准,第一次提到了商业品牌的非货币价值。

《慈善项目品牌建设指南》首先强调了慈善品牌的公益性、规范性、有效性、可辨识性、公平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在品牌识别方面,强调了明确的组织使命、价值观、组织精神和组织目标等理念;品牌定位方面,则强调应立足于社会公众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等。这些都是在商业品牌标准中未曾提到的,而贯穿商业品牌标准的财务指标和货币化价值等指标,则在慈善品牌标准中未曾提及。

由此可见,慈善公益品牌的出发点、具体内涵以及评价指标,均与商业品牌大相径庭,这一标准的出台,无论是对商业企业的公益营销,还是公益行业的品牌建设,都极具指导性、示范性和操作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趋势二:公益营销赋能商业品牌成为主流趋势,但将接受公众更为苛刻的审视

事件5:鸿星尔克宣布为2021年河南洪灾捐款5000万元,后被发现2020年亏损2.2亿元,其“倒闭式捐款”行为引发争议。

公众,或者说消费者,对商业企业的公益营销态度变得越来越复杂,天灾人祸时的巨额捐款似乎不再必定能为企业带来惊人的市场回报。鸿星尔克在2021年河南洪灾中捐款5000万事件,经历了被消费者“野性”追捧、之后仅仅3个月便被市场再度冷落的过山车式反转。

实际上,巨灾捐赠引发公众对企业品牌的追捧并不是第一次。2008年,当时还在租用王老吉品牌的加多宝,在汶川地震中捐出一个亿,尤其是与作为房地产企业老大的万科在地震之初只捐赠200万相比后,网友喊出了“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的口号。在消费者的热捧之下,加多宝2008年的销售额是2007年的将近3倍,到2011年达到了4倍。这次地震捐款被视为加多宝向全国市场发展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公益营销事件。

13年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如出一辙,得知鸿星尔克亏损仍巨额捐赠,消费者怒赞其为“国货之光”,冲入直播间和实体店“野性”抢购,同时对捐款没那么多的同品类品牌进行抵制。然而时过境迁,鸿星尔克并没能复制加多宝当年公益营销带来的市场成功。在爆红100天的最后30天,实体门店早已回归平静,鸿星尔克的抖音官方账号平均每天1万人取关,其总裁的个人抖音账号也掉粉20万。

导致市场迅速反转的原因,首先是鸿星尔克没有守住“企业的首要责任是为消费者提供优秀产品”的底线。虽然鸿星尔克因“倒闭式捐赠”赢来一时的声誉,但这无法改变一直被吐槽的产品设计土气、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热度过后被消费者迅速抛弃,自然在情理之中。

同时,亏损企业是否能进行捐赠,也为鸿星尔克带来关于企业法理和伦理的非议。首先,亏损企业的捐赠能否真实到账,是不是企业的营销噱头,这让“倒闭式捐赠”行为本身就带有舆论极容易反转的性质。因此,在发现承诺的5000万捐赠仅仅包括200万现金,其余4800万均为矿泉水等物资,而且只有少部分到账后,舆论反转必然就发生了。

其次,根据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规定,亏损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从法理上来讲,鸿星尔克的公益捐赠无益于其财务目标。如果用《品牌评价原则与基础》这一行业标准进行评价,“倒闭式捐赠”只能算是企业品牌的一项负资产。

最后,从企业伦理来讲,亏损企业进行捐赠实际上是对企业股东和消费者利益的损害。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首先应积极寻求业绩的持续改善,而不是企图依靠公益营销的热搜效应让亏损企业扭亏为盈并持续性盈利。由于公众对公益行为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对企业来说,公益营销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仅期待从突发事件的“突击”营销中获益,或从偶然的行动中沽名钓誉,这将无异于火中取栗,不仅可能一无所获,还会对原有的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事件6:蚂蚁森林和绿化基金会被质疑植树项目成果造假和诈捐,蚂蚁森林及时回应并得到网友和公众理解。

蚂蚁森林种树造假的舆论风波,为企业的公益营销带来了另一种形式的反转。在网络舆论质疑刚刚引发热议时,阿里立刻开展调查并进行了及时回应。结果是风波不仅没有影响蚂蚁森林这一公益品牌多年积累的社会影响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环保科普的作用,即让更多公众了解了“为什么沙漠绿化这么难”。

事件的起因是微博网友“大战僵尸小豌豆”在9月12日发微博质疑:通过蚂蚁森林攒能量种树,实际地方却看不到树。这一质疑是由另一网友拍摄的蚂蚁森林在阿拉善的277号林而引发的:标识牌上显示占地3334亩,种植梭梭15万株,但照片上却几乎看不到一棵树。

这一质疑在网络上很快发酵并几乎失控,指控从项目造假上升到了骗取国家造林补助、偷偷从碳汇交易中获得收益乃至“资本家罪恶”的话语体系。同一时间,通过蚂蚁森林浇水发现男友劈腿的八卦被热搜,也让这一事件走向了无厘头的尴尬境地。

面对这一情况,阿里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核实情况,随即于9月13日17:55在微博官号上发布了现场核实的最新视频,并在公开回应中详细说明277号林的15万棵梭梭的确均已在2019年春天就完成种植,首先证实其造林项目没有造假。

此后,蚂蚁森林进一步解释,沙漠中种树和一般人想象中的森林完全不一样。根据当地生态承载能力的要求,在当地种植梭梭需按3米*5米的网格状规划,每亩数量约为45棵,种植密度因此会比较稀疏。而梭梭合格苗木高度为40厘米,地径(粗细)仅为0.4厘米,不靠近树坑的确看不出这里种着树。在媒体报道中,阿拉善盟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以专业人士的身份,进一步证实277号林在初期种植后,又依据常规管护程序对未成活树苗进行补种,如今的分布情况完全符合国家造林技术规程的合格标准。

这一及时和详细的解释不仅回应了网友质疑,也让网友了解到植树防沙的艰难和不易,对蚂蚁森林对环境保护的持续投入产生强烈共情。这条微博发布后不到两个小时就获得了13万多个赞和1万多次转发。随着舆论的反转,网友@大战僵尸小豌豆在当晚20:15很快发布了致歉声明。这一舆论风波最终以较为圆满的方式平息。

对企业来说,通过公益营销为企业品牌赋能,打造公益形象和提升社会影响力,依靠的是在合法经营、对股东和消费者负责、最大化获取市场利润基础之上,从企业文化、社会环境的角度,通过长期的投入,以及持续稳定的价值观输出,才可能最终有所收获。

趋势三:公益行业越来越具有品牌保护和品牌危机管理意识,并意识到公益品牌是破圈和链接公众和社会的重要方法

事件7:11月26日上午,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起诉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中国)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一审,在天津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公益机构作为侵权起诉主体的案例,与商业机构相比显得非常少,这可能与公益慈善机构的品牌意识不强有密切关系。

在此案中,原告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起诉称,“一校一梦想”是其2015年发起的公益项目,已在2016年8月28日被感恩基金会注册,项目迄今已投入三千余万元。2021年6月,原告发现被告未经同意使用“一校一梦想”商标,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合理开支1万元,并在媒体刊登声明以消除影响。被告三星中国公司称,原告“一校一梦想”商标的显著性很弱,且“一校一梦想”是2021年6月被告在三星希望小学一次公益活动的“副标题”,拒绝公开道歉。

注册公益商标,能有效保护公益品牌的形象,提高辨识度,有利于发动和凝聚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根据势成咨询报告,截至2021年数据,品牌商标注册基金会占所有合法登记基金会数量比例,北京为23%,广东省为12%,四川省为9%,湖北省为8%,安徽省为6%,湖南省为4%,内蒙古为3%,据此推测,全国已申请品牌商标注册的公益机构数量占比,可以说是惊人地低。

这一现状将导致公益慈善机构或项目名称或形象一旦被盗用,大概率的结果是机构前期的大量投入变成为他人作嫁衣裳,或者因被恶意使用而造成公信力丧失且投诉变得无比艰难。注册公益商标无疑能为公益品牌提供最有力的“保护伞”。

在此案中,即便事实如三星中国在辩护中所称的不存在侵权的主观恶意,但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没有注册过该项目的商标所有权,在三星中国侵权后就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可能造成在该项目上的几千万投入付之东流,或者由于盗用者的滥用,让自身机构声誉受损,并给机构或者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带来困扰。

事件8: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被投诉涉嫌在腾讯“99公益日”中违规套捐。

在2021年腾讯“99公益日”期间,一张微信朋友圈截图显示,微信昵称为“明明”的朋友圈称,“捐1000元的发证书和截图,联系我报销,又做公益又报销”“大家捐了发截图给我,统一建群报销”。该图片内容使得公众开始质疑“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违规套捐,并随之进行了举报。腾讯以其涉嫌违反平台7月5日发布的《2021年99公益日规则》,于9月6日宣布暂停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筹款,并冻结在“99公益日”期间获得的由腾讯基金会提供的配捐和激励。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立即宣布将配合腾讯公益团队,对涉嫌违规项目开展全面调查,并于10月12日公布了调查结果和第三方审计报告,证明“不要烫伤我的童年”公益项目不存在违规行为。但由于相关舆论继续在网络上传播,其项目发起人和公益大使仍然受到名誉攻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又于11月10日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要求网络相关媒体、自媒体平台删除不实言论,停止对公益项目和爱心艺术家的名誉侵权,否则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其法律责任。

从“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本身来看,其在腾讯筹款平台上的项目内容和财务披露十分详实和规范,每三个月就会列出支出明细,甚至公示了项目相关的每一张票据。也有相关公益人士表示,“儿童烫伤预防教育”从2016年立项以来一直都执行得比较认真。同时,“明明”作为当事人,也向媒体解释,因为自己捐赠预算为5万,超过了腾讯的每日捐赠1000的最高限额,因此想发动亲友帮自己将这些善款都全部捐出去,同时获得更高的配捐额度,才想到了给亲友捐赠报销的办法,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合规的,结果让自己希望支持的公益项目反而因此受到质疑,并引发了如此大的舆论反应。

实际上,这张截图引发的舆论风暴并非偶然。腾讯在2015年开始发起“99公益日”,规定在指定日期内捐赠可获得腾讯不同额度配捐。为了获得更多配捐额,一直有传言有社会组织采取违规手段套取捐赠配额,甚至为此动用机构公款。尽管腾讯每年不断修订和升级配捐规则,但这些传言从未停止过,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因此,当这样一条明明白白的截图似乎坐实了一直以来的猜测,便立刻触发了舆论声浪。

12月31日,新华网上出现了一条不太引人注目的新闻:“不要烫伤我的童年”项目获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2021年度优秀慈善公益项目奖。也许,这条新闻为这次套捐风暴暂时画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句号。

事件9:4月13日,“中基透明指数FTI2020”发布,公布了大型公募基金会、中小型公募基金会、大型非公募基金会、中小型非公募基金会、大学基金会五个榜单,共299个基金会上榜。

2021年是“中基透明指数FTI”第九次发布中国公益慈善基金会的透明度榜单。“中基透明指数FTI”是由一些关注公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为了推动行业的诚信自律而联合发起的评价榜。自2012年启动后,历经十年发展,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评价榜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基金会认可。

这一次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基透明指数FTI2020的新版规则”。新版规则为了“促进基金会与公众主动的互动沟通,减少公众因对基金会工作不够了解而缺乏认知或产生误会,从而达到提升公众对基金会行业信任度的目的”,新增和强调了公众视角。

此次新提出的“公众视角”,也正是当下公益行业发展的痛点:由于缺少和公众的有效沟通,公益行业的很多负面形象都是由于公众仍不理解公益行业的很多基本原则和常识而造成的。同时难以与公众产生共情和链接,以该榜单本身为例,这个评价榜本身在公众中有多少权威性,在公众中得到多大范围的认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民政部印发的《“十四五”社会组织发展规划》中,公益品牌的出发点是为了推动公益行业的诚信自律。公益行业如何在建设自身诚信自律的同时,努力破圈并建立与公众的链接,提升公众对慈善公益行业的认知,这次评价体系中提出“公众视角”,可以视为一个突破,也可期待为公益品牌建设形成助推力。

事件10: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基金会40年”系列活动,通过亲历者深度专访、编撰和发布40年大事记,以及年度论坛多种形式,呈现基金会在中国40年的发展历史。

2021年,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秘书处联合长青图书馆,共同开展“中国基金会行业发展40年与新征程”系列专题,这是公益行业第一次发起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行业回顾,通过这些探讨,启发基金会从业者对行业价值以及未来方向的思考。尤其是在系列专访中,访谈对象均为行业前辈,平均年龄接近70岁,他们的行业经历和人生阅历决定了访谈内容具有足够的“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高度和意义,因此引发了公益慈善界的高频转发和热议。

“基金会40年”的发起者指出,该系列活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思考行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引导基金会从业人员逐渐产生对基金会行业的身份认同感,同时,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作为一个行业枢纽平台,希望通过连接业界、学界、党政以及媒体等各个方面,让基金会行业保持内生动力,并用思想的碰撞打破圈层、与行业外的社会各界链接和共情。

回顾和总结

2021年对于公益慈善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新的未来,公益品牌是实现公益慈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进一步促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重共同富裕的重要方法。

从政府层面,慈善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也推动了慈善行业自身的进一步思考。社会组织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将公益品牌列为行业诚信建设的重要方向。相应的行业标准也迅速出台,为今后公益品牌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从市场层面,以企业为主体的公益营销在新冠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将其作为品牌营销的重要方式,甚至提出了提升“品牌公益力”的营销方向,期待通过品牌和公益的融合,链接用户、实现品牌赋能。我们看到,鸿星尔克的“倒闭式捐赠”最初获得热捧,是因为引爆了网友们的共情心理。而随后热度迅速下跌,则是因为对其产品质量的不认可、对其捐赠是否到位的质疑。而蚂蚁森林之所以能在舆论风暴中力挽狂澜,绝不仅仅是危机公关的效果,而是证据确凿的项目说服了网友,立刻开展调查和及时回应的真诚、长期持续投入的公益行动所传递出来的善意,感动了网友和公众。虽然公益营销最终目标是提升其企业的经济收益,但是,我们依然看到,公益营销只有在秉承公益慈善的核心价值观时方能取得成果。这个价值观,便是人们到达一个真善美和充满温暖和爱的世界的方法。

从社会层面,公益慈善组织也越来越意识到,以公益慈善组织为主体的公益品牌建设,是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各界对话的重要方式。公益慈善机构应主动走出去,通过公益品牌的构建,与社会中的每一个共同体真诚沟通,进一步了解和更深刻地思考,人人所追求的真善美和爱,如何成为机构发展的使命和价值指引。

网络编辑:鸣星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