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沛理:我为什么是不驾主义者

“开不开车”是个哲学和伦理问题,因为涉及我们对他人的道德责任。我们选择自驾而放弃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否考虑对其他人的影响?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和生命的威胁?所谓伦理和道德,就是懂得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和立场看事情和做考虑。

责任编辑:刘小磊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作家克劳佛和他去年出版的著作《驾驶的魔力:向风驰电掣的哲学出发》。

小说《异乡人》《鼠疫》和《西西弗神话》的作者、存在主义作家加缪(Albert Camus)说过,是否活下去是唯一值得哲学家认真探讨的问题(There is only one really serious philosophical problem and that is suicide)。

唯一?那“应否以车代步”这个问题又如何?对现代人来说,莎士比亚那句脍灸人口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去或留,生还是死,费煞思量),大可改写成“To drive or not to drive, that is the question”(驾还是不驾,费煞思量)。对此,英年早逝的加缪在最后一刻也许会感同身受。61年前,他坐出版商的顺风车,不料汽车失事撞树,加缪当场气绝,死时年仅46岁。

驾驶带来的方便毋庸多言,但对很多驾驶者而言,它的乐趣远远大于实用价值。美国作家克劳佛(Matthew Crawford)在《驾驶的魔力:向风驰电掣的哲学出发》(Why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