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负面事件多发,企业需紧绷质量安全弦
2021年7月共收集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事件133件,医药行业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最为突出,互联网行业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金融行业合规治理问题也值得关注。
2021年7月,企业产品质量和销售违规问题多发,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收集的133件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中,安全与健康、消费者责任领域事件占比超过一半,分别为34%、24%;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发生负面事件最多,达到33件,占比25%;其次为制造业(27件,占比20%)和休闲服务业(15件,占比11%)。
医药行业成为负面事件曝光最多的行业。33起事件中,生产和销售劣药假药、未按照处方要求销售的事件占比超六成,包括广州康纯医疗器械公司“借疫炒作”、常州新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销售不合格“一次性防护口罩”,阳江广龙药业“山药片”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等。此外,医药行业内部治理问题也值得关注,曝光事件包括价格垄断、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等。
图1: 7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议题分布(%)
图2: 7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行业分布(件)
图3: 7月医药行业社会责任缺失突出问题(件)
医药企业需坚守质量安全责任
在医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政策大力支持医药企业创新药研发、提供多元医药服务,加上疫情反复影响,促使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提升,给医药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根据中泰证券对2021年1-7月医药板块走势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7%,同期沪深300收益率-2.7%,跑赢沪深300收益率5.4个百分点。
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同步跟上。不同于其他行业,医药企业的产品质量、销售操守直接影响公众生命健康。质量责任应该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原料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全部经营活动应该围绕质量展开,时刻紧绷质量安全的弦。
医药行业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严重者如“毒胶囊”“假疫苗”等性质恶劣事件,侵犯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瓦解公众对医药行业的信任,也会使医药领域的投资窗口收窄,新药研发和创新陷入停滞,最终对消费者和行业都造成沉重打击。
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报告(2020年)》可以看出,违反药品药械质量管理规定,违规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医疗器械,仍是目前医药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4:全国查处假劣药及医疗器械案件情况
领先药企公众健康责任待加强
作为南方周末企业社会研究中心深度追踪的几个行业之一,2021年南方周末对医药制造上市企业100强开展调研,设置质量安全、创新研发、合理用药、健康公平、环境保护5个维度17个指标评价医药企业公众健康责任表现,结果显示,百强企业表现平均分为16.95分(满分31分),达到及格线(18.6分)的企业仅有46家,占比不足五成。领先药企的公众健康责任表现与其经济规模有待进一步匹配。
医药企业公众健康责任得分(Top10)及利润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医药企业公众健康责任观察报告(2020-2021)》
行业头部企业代表着前沿技术、先进模式和未来趋势,其经营模式、研发方向、生产工艺和营销活动,会在全行业产生标杆效应。基业长青的企业总有利润之上的更多追求,领先医药企业需将自身发展融入医疗改革大局、人口结构变化、健康需求多元化的趋势之中,全方面考虑药品质量安全监控、健康服务可及性等可持续发展议题,不断提升研发实力与产品性价比,更好地获取利润、服务社会。
7月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一、145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
涉及领域:消费者责任
事件回顾:7月19日,工信部通报下厨房、虎牙直播、永辉生活等145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所涉问题包括欺骗、误导、强迫用户,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
警示:此次通报的APP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电子商务等领域,企业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每日强行或暗中收集个人信息,为用户精准画像、推送广告,甚至售卖个人数据。专项治理APP问题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管理的暂行规定》即将发布,此类行为将受到严惩。
二、快手等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被约谈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7月21日,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快手、腾讯QQ、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因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被约谈。
警示:不同于一般的色情内容,未成年人软色情较为隐晦、含蓄,图片视频的发布者、制作者使用儿童形象制作表情包、视频,发布带有性暗示信息,赚取流量。平台对于该问题,需有高度识别能力,并加大审核和打击力度。
三、滴滴出行因隐私安全被下架
涉及领域:消费者责任
事件回顾: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报表示,滴滴出行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通知应用商店下架。7月9日,又下架了滴滴企业版等25款App。
警示:6月30日,滴滴出行登陆纽交所,成为年内赴美上市最大IPO。下架通知发布后,滴滴出行市值缩水350多亿美元。滴滴在中国有3.77亿名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影响范围巨大,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迅雷等11款软件弹窗“骚扰”被点名
涉及领域:消费者责任
事件回顾:7月18日,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PC端应用软件网络弹窗问题,迅雷、暴风影音、小鸟壁纸等11款软件被点名,问题主要包括弹窗内置病毒、不能一键关闭,且内容涉嫌诈骗、低俗等。
警示:弹窗广告频繁跳出,影响用户正常工作生活,部分内容还存在诈骗、色情、暴力信息,成为信息时代的“毒瘤”。专家建议提高罚款数额、增加信用惩戒,整治企业屡教不改的问题。
五、进出口银行等4银行内控问题被罚近3亿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7月16日,银保监会公布罚单,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进出口银行因内控管理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向不合规等问题,被罚款2.98亿元。
警示:疫情使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防范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关键,合规经营应成为各大银行业务活动的底线,银行需提升风险意识、加强人员培训、应用数字技术,不断强化内控合规建设,服务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六、中金支付11项违规被罚1526.59万元
涉及领域:合规管理
事件回顾:央行7月23日披露信息,中金支付11项违规被罚没1526.59万元,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能有效落实特约商户管理责任,未能有效发现客户异常情况等,时任总经理史佳乐也被予以警告并处罚款23.2万元。
警示:这是支付机构今年收到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档案、落实商户巡检义务等问题,说明中金支付未了解商户便乱放支付通道,是监管三令五申的违规行为。大数额的“双罚”警示企业管理者,为利润而忽视合规,将付出沉重代价。
七、学大教育等3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处罚
涉及领域:消费者责任
事件回顾:7月,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发布违法广告、无证办学、价格违法等行为,学大教育、ABC外语培训学校、51talk被点名并处罚。
警示: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7月2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大刀阔斧推进校外培训改革,力求根治虚假宣传、超前培训、贩卖焦虑等乱象。在全新的监管环境下,校外培训机构需要强化教育的公益属性,配合树立行业新标准,推动校外培训回归理性、健康发展。
八、厦门如家酒店被曝暗藏摄像头
涉及领域:责任治理
事件回顾:7月7日,福建厦门警方通报长青路如家快捷酒店被曝暗藏摄像头事件。经调查,摄像头为犯罪嫌疑人刘某煌为满足个人变态欲望入住酒店时偷偷安装,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依法拘留,同时敦促酒店彻查整改。
警示:酒店、民宿等场所暗藏偷拍摄像头,甚至相关影像被售卖的事件屡次曝光,即便摄像头并非酒店安装,酒店也有责任在客房内对摄像头等拍摄设备进行排查,保证入住房客的个人隐私安全。在此事件中,酒店没有尽到保障客户隐私安全的责任。
九、西门子南京工厂加班超时被罚
涉及领域:员工责任
事件回顾:7月1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消息显示,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因2020年8月份至2021年2月份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时加班问题,被南京市江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罚款12900元。
警示:该事件经专家投票入选十大警示事件的原因,不是性质的恶劣性,而是罕见性。劳动法第四十一条明文规定每日加班不得超过一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但目前越来越多人身陷职场过劳情境,该项金额不大的处罚,对企业来说,有反思意义;对员工来说,有启迪意义。
十、梧州黄埔化工药业等3药企达成垄断协议被罚
涉及领域:公平运营
事件回顾:7月21日,江苏省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对梧州黄埔化工药业等3家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信息显示,梧州黄埔化工药业、苏州优合科技、江苏嘉福制药通过会面、微信、电话等方式询问市场行情,协商中国药典(CP)标准的樟脑销售价格,签订垄断协议并实施垄断,合计罚没超过1600万元。
警示:药品价格关系国计民生,医药领域商业贿赂、操纵市场等行为造成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保基金大量流失,增加群众就医负担。随着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企业投机取巧的行为,不仅会迎来巨额罚单,还将背负污点历史,最终作茧自缚。
评选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评选采取专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发生的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候选事件。之后,随机邀请9位智库专家进行“背对背”投票,按总得票数由高到低评出“月度十大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
扫码阅读:药械质量事件频发,企业需坚守安全底线——6月企业社会责任警示事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