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天命观的差异:君权神授、 无关小民Vs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春秋时期继承周代并发展出的“先民后神”、“人为神主”思想,是把西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精神推展开来。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图文无关)春秋时期继承周代并发展出的“先民后神”、“人为神主”思想,是把西周“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精神推展开来。 (ICphoto/图)

严格说,天命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商朝的天帝是商王室的祖先神,商王族的统治合法性就源自于他们是神子神孙,纣王在周人崛起并严重威胁到商朝的情况下,仍然非常自信地表示:“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因为他是合法的天帝子孙,其神子神孙的高贵血统,注定了要受到天帝保佑。

但牧野之战和周公东征分别消灭了纣王和武庚,“生不有命在天”的合法继承者消失了,周人便提出了天命转移的观念,所谓“皇天上帝改阙元子”(《尚书·康诰》),作为方国联盟盟主的天子,如果不能很好履行自己盟主的职责,保护各方国成员们的利益,天帝便会放弃对盟主家族的保佑,转而选择另一家族将其取代,而不是只有一家神子神孙永恒坐庄。周人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陈玲玲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